“是以我建议陛下,把徭役减少一半。改成每男丁一年徭役十二天,均匀每月一天,闰月加一天,此为正役。朝廷若不需求其退役,则每丁可按每天交纳百文,交足十二天的数额以代役。而为了加大回避徭役的惩罚,在朝廷需求其徭役,却不想退役的环境下,则需每天交纳十贯,交足十二天,闰月加一天,也多加一贯。“输庸代役”。这些交纳的钱,能够用来雇佣工匠,代替他们退役。特别景象下,若朝廷需求其分外退役,每加役一天,赔偿三百文。每年徭役上限不超越三十六日,我按照往年的记录演算过,哪怕是灾年,三十六日的徭役,也充足了。”
“而对于一些特别的百姓,则当予以特别的照顾。年五十者免徭役,军功免徭役,身有残疾者,准予以庸代役,按最低百文一天折算或雇人代役都可。”
“商税?户籍?”李世民微微蹙眉,道:“鼎新民部?这是何事理?”
高公公看向李世民,李世民微微点点头,高公公回身去拿了纸笔,又让两个小寺人抬来一个桌案。
“陛下,臣另有两个要求。”
“请陛下改民部为户部,专司户籍,税赋之职。且在户部设置商税司,专司征收商税。”
“没了,臣还不饿。”李牧抿了抿嘴,持续说道:“这个新的轨制,是关于徭役的!这是臣的切身材验,自打臣到了工部以后,就发明了这个题目。众所周知,工部的工匠都是四方征发来的徭役,能分拨到长安来,申明他们的技术都是不错的,但臣刚到工部的时候,发明他们的效力非常低下,比方说砌墙,明显一天能完成的活儿,愣是得干到五天头上。臣内心感觉奇特,就在他们中间看着,想找出题目地点。”
“陛下,这也是新政的一部分。畴前统计人丁,常常不准,出入甚大。不是瞒报的黑户,就是虚报的假户。臣想出来一个别例,能够极大地减少这类能够的产生。”
“好傲慢!”
而多服的徭役,畴前是不给钱的,百姓都是免费干活,以是才怨声载道。但是现在,不但设置了徭役的上限,并且多服徭役一天,就给三百文的人为。这个代价,是长安城力工的三倍了,根基上划一于技工的代价。在处所上,底子到不了这个代价,可想而知,新政一出,徭役将不再是百姓的恶梦,也许在一些处所,百姓会抢着服徭役,毕竟干一天的活,就是三百文啊!
“陛下,臣的头一个要求是,请陛下在本年科举的常科中,把算学独立出来。因为臣的外务府,不,不止是外务府,就连民部也是,统计新政下的赋税等,需求大量会算术的人才,以是臣请陛下特许,本年常科独立算学一科,招募人数不设上限,让臣来出题目,只要通过了测验,便能够走顿时任,低分者为吏,高分者为官。”
“为了窜改这个局面,臣便在工部实施了鼎新,鼎新以后工部的效力,大师也都瞥见了。现在长安城同时有好几处工地在完工,统统都有条不紊的停止着。固然工部也支出了不菲的人为,但与缔造的代价比拟,又不值一提了。”
李牧提起笔,在纸上写下了从零到九,九个阿拉伯数字,揭示给世人看,道:“陛下,诸公,这些个字符大师该当都很熟谙,客岁大唐日报曾有一期特刊,专门报告了我发明的‘四则运算’法,这是根基的字符,别离代表了零到九的观点。百姓是很多人不识字,但是这些字符要比字简朴很多,很轻易就能教会他们。”
“若呈现水旱等严峻天然灾害,百姓的收成必将减少,再让他们交赋税,对他们来讲过分于苛难了。陛下以仁义管理天下,当解百姓之困,以是臣建议陛下,在灾害丧失达到四成时免租,六成再免调,八成,赋役全免,并且由常平仓赐与来年粮种。绝收可借粮一年,来年秋收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