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遭的不情不肯,李隆基看在眼里。可贵周遭如此惦记贼子,如此嫉恶如仇,李隆基心中对劲不说,大怒的龙颜,更是不由暴露一丝浅笑。
“陛下,辽东之地,诸国林立,按说他们狗咬狗还来不及,又怎会故意机将手伸到大唐?”高力士不解。
……
男儿精忠报国,最幸是遇明君!
“县令是谁,现在那边?”天子声若寒冰。
只要心肠不坏,地痞痞气,委实不敷一提,周遭乃是巫延之徒,些许小瑕,无伤风雅。
“大将军,卷宗上另有甚么?”李隆基又问。
腊月将近,天寒地冻,天子体恤群臣,诏令文武百官进宫,共饮驱寒酒。
品衔高的大员还好,一碗驱寒酒罢了,见多识广的他们,并未大惊小怪;可那些个五品以下的官员,则喜笑畅怀;而九品以下,那些个一年难见天子一次,俗称不入流的小官们,则打动不已。
此时离太阳下山,不过一个时候,大明宫中文武成列,粗算之下竟有两千之多!
“督军?好!好一个督军!辽东喽啰,在我边陲督军,督朕的儿郎们去辽东送命吗?”他国探子竟混成了督军,李隆基只觉面庞火辣。
“说吧,朕又不会怪你。”李隆基叹了口气。
“谢吾皇隆恩!”谢恩之声响彻云霄!
御史台司职,监察百官、肃正法纪,是官中之官,是天子耳目!辽东探子混进了御史台,无疑是往大唐脸上抽了一记清脆的耳光!
“小友莫急,那人并无发觉,跑不掉的。”一道开口安抚。
因而乎,长安城四周皆有寺人驰驱,一个个文武臣子地诏后,冲着大明宫仓促而去。
“陛下,正八品下,姓景名远,御史台所属。”高力士抱着卷宗走来,悠悠说道。
“诸位爱卿,时近腊月,天寒地冻,朕本日以此仙酒,聊表谢意!魏巍大唐,国强民富,威慑四海,都离不开诸位辛苦!朕在此谢过诸位!来!请满饮此杯!”
天子李隆基此时已过半百,说来后宫夜夜歌乐,也多少有些此酒的功绩。
一碗黄酒,或许会遭大员心中诽议,感觉不值来此一趟;可却让无数小官打动涕零,暗自将身家性命许于天子。
……
三省六部,九寺五监,凡有官职在身者,皆在聘请之列。
——————
殿内之人神采各别,李隆基眼眸大睁,一僧一道眉头微紧,高力士面色丢脸。
黄酒是真的仙酒,当然是按凡俗算法定的。此酒乃是龙门十年进步贡的仙灵佳酿,有延年益寿,强身健体之效,而这酒另有一则不成言之的好处,补强元阳,生龙活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