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闪者,应体内申之阴阳,阴阳串聚成电,行津流电如同雷祖降世。其所聚之电,能乱人脏腑经脉,致人肢体不调、晕眩暴病,乃至暴毙。
咸亨年间,初出茅庐的卓不浪被赵宜操纵,牵涉进大理寺天牢案。此案并不庞大,但关涉朝中宠臣,进退两难。卓不浪和百晓苦思三天三夜,议定一计。操纵本朝崇道之心,设想铜鼎破案之法,借由仙道之口道出案情。
电闪流过铜鼎外壁铜线,鼎壁炽热,内壁料粉有节律地燃起。只见鼎足电闪,鼎内仙气升腾,时而九灿烂彩、时而八卦闪现……世人本就恍忽,此时更觉身临瑶池、如见神仙。一眉道人法毕,假托神仙之言道出案情,周到谨细、丝丝入扣,世人无不坚信不疑。
卓不浪坐在洛水北岸一株大槐树的粗枝上,拐杖小扣树干,俯视着面前这段洛水。河程度缓、两岸阵势开阔,北岸近河有三四株细弱的槐树。
赵纾璎一脉的先人赵善痴迷武学,结识了避祸齐地的义士聂政,引为至好,常参议讲论技艺。他融汇家传武学和聂政独步天下的“白虹贯日”剑法,并与活闪天赋贯穿,自创“乾坤易离”。聂政刺杀韩相侠累后他杀而亡,其姊哀思而死。赵氏族人有感仁义难全,为保活闪血脉,遂开端寻觅避世隐居之所,多年后在武陵山寻得壶瓶绝境。
这两日,卓不浪和百晓、千方夜以继日地筹划,炮制了旌善坊和碧霞宫异象,只等明日中元节,一眉道人现身洛水。
今后,一眉道人的名号便传遍全部大唐。
大理寺天牢案,卓不浪找千方帮手,千方在铜鼎内壁凿出一道道埋没的细槽,填入胡粉、丹砂、硝石粉及数种草木粉,混配和用量都颠末经心测算。细槽外壁缠绕细铜线,铜线绕经铜鼎三足,延至鼎后卓不浪藏身之处。
秦灭齐一统天下后,赵氏连同其他三姓的活闪族人避入武陵壶瓶绝境,今后隐居不出。直至晋时,墨客陶潜误出世外绝境,活闪族人才得知世事情迁。陶潜一心归隐故乡,极爱此世外桃源,常住绝境中教族人读书学文,族人是以眼界大开。
陶潜身后,族人垂垂有了分歧。有人主张出世糊口,有人主张持续避世而居,大师争论不休。厥后,主张出世的族人分开壶瓶绝境,在江湖中创建了申合门,持续至今。赵纾璎的兄长便是当今申合门的掌门。
人生难料,卓不浪没有受继父亲禁师天赋,却受继了母亲活闪天赋,自幼随母亲习武。申合门是江湖中最奥秘的四门派之一,晓得卓不浪母子天赋的人极少,在卓家也仅卓弘德一人。
一眉道人现身大理寺当晚,千方偷偷在蜡烛中混入曼陀罗花粉,燃起的烟气令人恍忽。百晓在鼎前演练道术仙法,卓不浪则隐于厥后,操控电闪共同。
昨夜亥时,巡街武侯见到旌善坊西面的坊墙上俄然燃起鬼火,怪风阵阵,周遭电闪,一个灰袍道人竟从墙里走了出来,又消逝在夜色中。闪电过后,武侯走近坊墙一看,坊墙上留下了一道焦痕,仿佛连成线的两条眉毛,中间另有一道弯月状的焦痕。
活闪族和混元人、五行师一样,为大唐载录的五大怪杰族类,其天赋代代相传。不度日闪族人丁希少,且多隐士,不为世人所熟知。赵氏祖上为莒国人,武功高强,受齐国大夫鲍叔牙重托,保护齐国公子小白,遁藏公孙无知的追杀。公孙无知身后,又护送公子小白回齐国即位,成为齐桓公座下第一武将,赵氏先人多为齐国大将。
本日的洛阳城,满盈着奥秘的气味。大街冷巷、酒坊邸店,非论官吏黎庶,都在议论一小我——一眉道人。
世人提及一眉道人,谈得最多、传得最神的,便是一眉道人能请天雷电闪,所到之处电光闪烁。这个本事可不是江湖方术,而是卓不浪受继于母亲的怪杰天赋——活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