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怛罗斯至碎叶沿途六百余里,忽都鲁洒下无数标兵,谨慎保护后路。一旦遭受偷袭,分家怛罗斯城与素叶河谷的突骑施马队则可东西夹攻敌军。
“郡主身在长安西郊,并未跟从素叶军前去江淮,实在是天大的幸事。”
“据标兵传来的动静,高舍屯一起向东,走的不快,但并无掉头迹象。”
“谋剌思翰来了又如何?”忽都鲁捏紧拳头:“吾部今非昔比,又有何惧!”
千泉雪山南的拔汗那国叶支城内,河中节度使阿史那旸把玩着高脚玻璃樽,品了口殷红如血的葡萄酒。
雁山横代北,孤塞接云中。
忽都鲁本觉得阿史那旸意在耀武扬威,不料对方送来的倒是合作的诚意。
细究起来,李郭二将并无多少私怨,只是“道分歧不相为谋”,本性天差地别的两人实在尿不到一个壶里去。边城将门出身的李光弼行事如领军作战,以克敌制胜为先;京畿武举起家的郭子仪处世若对弈手谈,以揣摩民气为重。
“胆怯的老狗,连汪汪叫两声的勇气也磨没了。”忽都鲁对老朽的窦忠节不屑一顾:“高舍屯的两千康居军意向如何?”
搏命强攻或有几分掌控,但突骑施疗摄生息近十年才有些许家底,忽都鲁实在舍不得让族人白白送命,故围了大半月,虽杀伤万余葛逻禄人,碎叶城却仍在谋剌逻多手中。
“苏鲁克,沙陀部的朱邪尽忠如何说?”忽都鲁扶住苏鲁克的右臂。
“算王霨那小子另有点知己,若mm少一根汗毛,某必让竖子拿命……”忽都鲁话未说完,转而惊道:“谋剌思翰和李定邦已借道漠北回纥部返回弓月城!”
而回纥部果如李光弼所料,见大唐内哄蠢蠢欲动,数次遣兵马假装成马匪越境摸索。让李光弼最为仇恨的是,回纥部竟支撑云州叛军,暗中运送战马、粮草、军器助高秀岩部守城。
素叶河谷烽烟遮残阳,云州城外大浪掩戈声。桑干河边朔方军大营内,李光弼捻须踱步在巨大的沙盘前,对大帐外若隐若现的波澜声置若罔闻。
“沙陀与葛逻禄部因草场胶葛素有嫌隙,这件事他倒是痛快承诺。”
李光弼多次奏报华州大营回纥部的异动,建言贤人分偏师一部出塞小惩回纥部,以免其轻视大唐。然回纥并未撕破脸,且朝堂上不乏欲拉拢回纥平叛之辈,李光弼的奏折石沉大海,并无反响。
“特勤,兵贵神速、夜长梦多,一会儿可否加强守势,差遣葛逻禄战俘填平城外壕沟,然后用石脂水烧开城门?”
天宝五载(746年),王忠嗣调任河西、陇右节度使,荐其为赤水军使,李光弼随之南征北战,平吐谷浑、败吐蕃,立下赫赫军功。王忠嗣非常正视他,多次对人言:“光弼必居我位。”
李光弼瞧不起郭子仪华而不实、郭子仪看不上李光弼不分轻重。可运气兜兜转转,却让迥然分歧的二人始终胶葛在一起。军功显赫的李光弼捷足先登,出任朔方节度使;面面俱到的郭子仪虽稍经蹉跎,也累迁为朔方节度副使。
“好说,好说。”阿史那旸举杯轻饮。
过后忽都鲁与苏鲁克几次商讨,却猜不出阿史那旸葫芦里卖的是甚么药。历经磨难的苏鲁克从不轻信赖何人,建议忽都鲁必须有所防备,故接到阿史那旸要求出兵的密信后,突骑施部仅动员四成兵力东进,并未倾巢而出。
阿史那旸与突骑施部订下密约,任其在河中北部尽情挞伐、扩大,答应突骑施商队进入河中诸城买卖,最关头的是,河中军将暗中支撑突骑施部光复碎叶。他的前提并不算过分,仅要求突骑施部何时征讨谋剌逻多须由其决定,而一旦重获素叶河谷,忽都鲁当与河中军同进退,联袂抵抗统统来犯之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