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道姑带杨云到了门口,施礼道:“徒弟,人带来了。”
比米家开出的代价更让杨云体贴的是,米家是通过何种体例找到他。
请杨云做法事,为表达诚意先付一半钱,可见这位对杨云知根知底,并不怕他拿了钱跑路。
慧闲点头:“我传闻过令师的名讳。”
过了盏茶工夫,小道姑返来:“徒弟让你跟我出来。”
时价暮秋,此时本该是菊花的天下,但奇特的是,竟然也有牡丹绽放芳华。
人尚未走,竟然有请柬送到。
慧闲不由对杨云多了几分正视。
“我来找姐姐……就是青莲。”杨云道。
……
处所非常高雅,土墙上爬满牵牛花,松柏环抱,但清幽就说不上了,因为中午时分凌云寺的香客很多,氛围中充满着淡淡的香火味。
何五六叹道:“洛阳城做买卖跑江湖的,谁不知米家?米家靠做北边买卖起家,贞观年间就已是洛阳排的上字号的大户,跟朝中很多权贵都有联络,可谓枝繁叶茂……不过米家老爷子过世,还是刚才得知。”
何五六见杨云不答,暗自揣摩:“之前一万贯您都看不上眼,这十贯八贯的更加瞧不上吧?”
一名七八岁的小道姑拉开门,抬开端,一脸利诱地望向杨云。
杨玉环低下头,毕恭毕敬隧道:“徒弟在青莲心目中,永久是道法最高深的阿谁。”
杨云道:“你之前传闻过米家?”
“没,您……您老可真是高深莫测,小的佩服。”何五六由衷地说道。
这天上午,杨云去北市买了辆马车,还特地请了个车夫,筹办去接学习道法、即将下课的杨玉环。
心想只要别误了找杨玉环,统统都好说。当下交代何五六看顾好酒楼买卖,杨云便带着新买的马车分开醉仙楼。
杨玉环跟杨云一起坐下来,跪坐在杨云身边,跟慧闲相对,未几时小道姑将茶水奉上,却只在慧闲和杨云各放一杯,没有杨玉环的份儿,惹得她向小道姑翻了个白眼,小道姑向她扁扁嘴,退到一边去了。
“是,徒弟。”
“不是该请和尚或者羽士做法事么?如何会请到杨小官人名下来了?”何五六迷惑地问道。
说到这里,慧闲脸上多了几分高傲。
慧闲望向杨玉环的眼神中尽是宠嬖,道:“你弟弟师从名家,道法有成,偶然候你跟他学学,比留在这里研讨课业好……为师本拥有限,很多处所教不了你。”
杨云跟从小道姑往内里走,从表面看高雅幽深的院子,内里布局倒是非常简朴,过了门廊就是正院,沿途没有假山楼阁,亭台水池,只要几块外型独特的石头作为装潢,那些空位上全都栽满牡丹。
杨云坐着马车而来,到了门口,对车夫道:“你在这里等着,我出来看看。”
何五六讲起米家典故来如数家珍。
杨云拘束隧道:“长辈焉能与前辈同坐?这……是否过分不敬了……”
“也就是这代的米老爷子有些本领,本来他不是家中嫡子,没有话语权,但分得部分炊产后,硬是通过一系列贸易操纵,慢慢规复祖业。现在提到洛阳米家,根基只认他这一脉,可惜他几个儿子不可,特别是宗子,向来不过问家中买卖,幸亏长孙和孙女做买卖有一手。”
米家使者并未坦白,回道:“乃是我米家老太爷,也就是先前的家主。”
米家人一走,何五六不解地问道:“杨小官人,您不会……真晓得道法吧?”
“米家乃是帮助高祖起兵的义商,高祖、太宗和高宗时都很畅旺发财,厥后不知怎的跟承平公主勾搭上了,虽显赫一时,但今上即位后屡遭打压,加上故乡主一命呜呼,几个儿子干脆分炊了事,垂垂不成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