亓晓婷点点头,低垂着脑袋说:“我爷爷和姥爷都说,八龙坛被挖出来砸碎,大徐村改名曹八龙村以后,曹财主的家道日渐贫苦。到了儿子曹根曹铁头十来岁时,家里已是半年糠菜半年粮了。
“曹根这孩子,生性聪慧。凡到手的书,无不过目成诵,倍受西席的爱好。那西席也常常向他灌输‘学而优则仕’‘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孔孟之道。在曹根幼小的心灵里就奠定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惟根本。
“二老忙问道:‘是甚么活儿,快说给我们听。’
“曹老头见儿子与买卖也没有缘分,就想让他去学技术。可天下技术三百六十行,儿子学做哪一行才气挣个出息呢?曹老头拿不定主张,神思恍忽地来到了崇教寺,想请如来佛点化迷津。
“曹老头不解其梦,回家说给了老婆刘氏。刘氏惊奇地说:‘方才正纺着花,感觉睏得难受,依着被卷打了个盹儿,也做了这么个梦,梦中所见,和你说的一模一样。你看蹊跷不蹊跷?’
“‘我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只要你耍技术,就是劳动本身服侍别人。那位徒弟见我说得在理,很欢畅。趁着热乎,我对他说,在家我也常拿父亲的剃头刀给别人剃头,只是比来这刀坏了,才跑集上来的。
“那曹根指了指本身新剃的头,说:‘这不,剃头!’
“自此今后,曹根曹铁头肩担剃头担子,走村串户,早出晚归地剃开端来。因他态度好,技术又高,找他剃头的人很多,一天下来也能挣几个铜板儿。再加上母亲刘氏省吃俭用,日子又一天比一天见好起来。
“这二老一看那背刀的带子,竟和他们梦见的旗杆中间飘着的带子一模一样。这才恍然大悟:本来,梦中所见儿子一手摁头一手举刀是主剃头呀!心想,这也是射中必定。只要孩子情愿,就依了他吧。
“曹老头边走边内心笑道:‘我这么个糟老头子,多会儿又成了老太爷了。’进的宫来一看,嗬!四四方方好大一片,正殿、配殿错落有致,很成格式。
“不过话说返来,既然风水被破,自是要有所窜改。但只要龙脉在,何愁没有出头之日!你在这里放心修行,就是荫及后代子孙。说不定哪朝哪代,曹八龙村就会呈现一个帝王,这也是你的功绩啊!你父王祖龙如果听到了,也必然欢畅。”
“说吧,照实说。”纵横大神鼓励道:“究竟就是究竟,你不说它也存在。何况龙一是个大男人,上古神兽,甚么样的成果都能接管。”说完,又冲着龙一笑道:“你说是吧,龙一。”
“我一看这剃头不需求多大本钱,又好学,就买了一把剃头刀,一块磨刀石和一条背刀的带子。’说着,把三样东西摆在了二老的面前。
“曹财主看了一会儿,不解其意。正要往里走,门卫拦住了他,喝道:‘皇上正在上朝,闲人免进。’他仓猝解释,说是来给儿子问出息的。门卫问他儿子是谁,他说了,门卫立时换了一付笑容,说:‘本来是老太爷到了,多有获咎。’就放他进了宫门。
“爷爷姥爷还奉告我说,因为曹根及其后代是乌龟地里的八个雕龙坛里孕育的八代帝王,又因为风水被破,不能称帝为王了,但意味还是要有的。
“曹老头又卖了二亩地,让儿子贩些能放的货色。曹根接了钱,到城里贩了一担布匹。不想半路上又赶上了打劫道的,连小命儿都差点儿丢了。
“又见父母年龄已高,家道贫寒,为了生存,就白日跟从父亲下地劳动,夜晚在灯影里看书学习。又因天生弱质,再加上这一劳累,把个小身价骨打熬得弱不堪衣。因为那心底子就没用在农活上,到了十7、八岁了,一整套的农活只学会了轮大锄,挥镰刀。几次乡试,又都名落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