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远依言奔行,未几时,一座小小的渔家船埠已经近在面前。
杜远把淳于帆放在船尾,靠着尾板半躺下。本身坐在中间,有模有样地背朝远处更大的陆地划去。
这一天,刚练完功的杜远,冲刷了一番。换上观里干清干净的素色麻衣,来到前殿看热烈。
杜远看他来得正式,也不推让,有样学样地举起茶杯,“一本道杜远,一心求善,愿见天下承平。”也饮干了。
三清宫范围不小,香火也算畅旺。
宜兰在台岛东岸,风景恼人,民风也非常朴素。
“呵,还是算了吧。他那边也不平安。你听我的,由此向西,直接到船埠,我本身有一艘划子。我们去宜兰。”
茅山一脉的神行身法,始于公元一世纪南朝高功陆修敬,又经历了赵若隐、李澄源的补葺,大成于叶孤云。故而先人多以“一叶孤云”来描述这套身法,取意“轻如一叶,行若孤云”。民国期间,茅山天师杨洞明将【上清大洞真经】带到台湾,以宜兰三清宫为观,开枝散叶,传到淳于帆手中,已经是第四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