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辐廿六一毂章》第十一

《营魄抱一章》第十

《视之不见章》第十四

《持而盈之章》第九

《致虚极章》第十六

凡人之情,不能无争,唯贤人乃能无争。又争之徒众矣!今臣略举梗概者,起于无思虑、无礼法、不害怕、不容忍,故乱逆必争、刚烈必争、暴慢必争、忿至必争、奢泰必争、矜伐必争、胜尚必争、违愎必争、进取必争、英勇必争、爱恶必争、专恣必争、宠嬖必争。夫如是,王者有一于此,则师兴于海内;诸侯有一于此,则兵交于其国;卿大夫有一于此,则贼乱于其家;士庶人有一于此,则害成于其身。是以,王者知能官人、能安人之道,必抢先除其病,俾之无争,则战可息矣!战可息,则兵自戢矣!是故,其要在于不争。且夫争城,杀人盈城;争地,杀人满野。语曰:君子无所争。又曰:在丑不争,争则兵矧乎!王者岂固有争乎哉!故下经末章云:“天之道,利而不害;贤人之道,为而不争。”此所谓知终终之之义也。

臣真述曰:夫天之道,常清虚太极,忘我于覆焘;地之道,常沉寂博厚,忘我于亭毒。则是阴阳各得其恒,故交与万物俱得尽其天生之理。故曰:“万物并作”。复者,其见六合之心,故曰:“吾观其复”。夫物芸芸者,生生之谓也。生生之理尽,故各复归其底子,以守其静。是则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言万物尽无大伤,各得复其性命,以足天然之分,便可谓得真常之道也。故贤人能知此真常之道,则是明白四达无所迷惑也。若人君不能知此真常之道,而乃纵其嗜欲、妄作不祥、兴动兵戈、风行毒螫,则必有凶灾之报。故曰:“妄作凶”。又知常容者,言贵爵若能容人畜众,则可谓至公忘我。至公忘我,即霸道自着;霸道自着,则其德象天。德象天乃可与之适道,既可适道,天然能长且久。故得终竟千龄,必无危殆之患也。

《宠辱若惊章》第十三

臣真述曰:王者守位,皆承天之宠也;诸侯得国,皆承王之宠也。故因宠所觉得贵,因贵以是生骄,因骄以是开罪,因罪以是蒙辱。是以,贤人之得失,常若惊也。又贵爵在上,若不能以贵轻贱、自大尊人,但好战恃兵、乘胜轻敌,必即祸害及之矣!故以有其身,乃为身患;外其身,乃为身存。岂不至哉!是以,贵其身者,适能够暂寄于天下;爱其身者,能够永托于天下也。故经曰:“贤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其是之谓乎!

《太高低知章》第十七

臣真述曰:五色以是养目也,视过则盲;五音以是养耳也,听过则聋;五味以是养口也,食过则爽。故圣王之理,常复世人之所过,以全其身,以安其神。夫人君之心,以睿圣为本,平静为根,若乃逐兽荒漠,奔车绝巘,六龙逸足,万骑莫追,与雕鹗抢先,并熊罴而贾勇。日月亏蔽,旗号[纟乙]纷,驰骋忘归,杀获无补,风雨恒若,宫室或空,谓之发疯。盖由此矣!故经曰:“何如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其是之谓乎!又人君所贵可贵之货,则盗贼生;盗贼生,则兵由此起;兵由此起,害莫大焉。令人行妨,固其宜矣!是以圣报酬腹者,贵其容受而无情也;不为目者,贱其触见而有欲焉。故曰:“去彼取此。”

《五色令人章》第十二

臣真述曰:魄者,阴之质也;一者,阳之精也。此言人君常当抱守一气、专致温和,使如婴儿之德善也。涤除玄览,欲其洗心内照,志无瑕秽也。爱人治国能有为者,夫欲治其国,先爱其人;欲爱其人,先当有为。有为者,便是有为兵战之事。兵战之事,为害之深。欲爱其人,先去其害,故曰:有为兵战之事也。天门者,鼻息之谓也。欲其绵绵,虽静,常令呼吸进退得其天然也。明白者,视听之谓也。欲其周流四达,而常若无知也。自此以上,皆言理身、理国、兼爱之道也。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此以上贤人顺天之道,以养万物,故不居其功。乃云:此天之德也,玄天也。

推荐阅读: 异化都市     以我红尘,换你余生     万能信用卡:娶个仙女当媳妇     末世动物饲养员     报告,王妃又跑了     先荤厚宠:狼性总裁夺挚爱     你我的婚姻,不过儿戏一场     娱乐之无敌巨星     恰好认识你     教皇大人     茅山异闻录     都市灵异之挡劫人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