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独具慧眼,吾等心折口服。”岸上士子们心悦诚服的答道。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该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聚散,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悠长,千里共婵娟。”苏轼的《水调歌头》。
石青云起首站出来:“因为特别启事,本次文会只要第一名,不会再有第二名和第三名。”
“‘但愿人悠长,千里共婵娟。’请再受许释文一拜。”小声念完最后两句,许释文面色涨红,再次对着《水调歌头》行膜拜大礼。
许释文这么一说,柳青衣也反应过来了,颤声问道:“这么说……这三首诗……都是你所作了?”
“你们先起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对劲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效,令媛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石夫子、杜先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敷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孤单,唯有饮者留其名。陈王当年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仆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令媛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将进酒》,李白的代表作。被关杨将‘岑夫子、丹丘生’改成了‘石夫子、杜先生’,也很合韵。
许释文附和志:“有这个能够。”
许释文见关杨不动声色,神采淡然,不由问道:“莫非是关兄所作?”
关杨无声的点点头,算是承认了。
“门生此生别无所好,唯独痴迷于诗词歌赋,先生才情比天高,门生非常敬慕,求先生收我为徒。”许释文抱着关杨的大腿,哭着喊着要关杨收他为徒。
“……”
“但愿人悠长,千里共婵娟,我的心要醉了。”
“’古来圣贤皆孤单,唯有饮者留其名。’――想不到人间另有如此妙诗,请受许释文一拜。”许释文说完竟然真的朝《将进酒》跪了下去。
岸上顿时沸腾了,关杨刚对上了皇上和蛮族使者的春联,他们当然晓得。
‘噗通’,柳青衣也跪下了。
“你们服不平?”杜岳又问道。
岸上士子读完后皆沉默不语。
“还请先生举荐。”
“请先生收下我吧。”柳青衣固然没有许释文那样声情并茂,但是也是眼泪汪汪的。
“这……也不知是哪位神仙般的人物作的这般名传千古的诗词?青衣恨不能以师礼待之。”柳青衣也双目无神的喃喃自语道。
关杨道:“拙作竟也入得了三位帝师的法眼,忸捏。”
画舫上杜岳也站了出来喝问:“你们服还是不平?”
三位帝师和赵立相视一笑,由赵立开口:“这三首诗之间实在是难分伯仲,以是我们将这三首诗并列为第一名,你们可佩服?”
“请三位帝师宣布前三名。”
“许兄!”关杨也吃了一惊,想要去搀扶他,却被柳青衣拦住了。
关杨正和柳青衣、许释文两人争辩,俄然司仪寺人的声声响起:“文会名次已经排挤,众位士子温馨。”
关杨赶紧让开:“柳兄何至如此?”
士子们逐步会聚在玉华池边,焦心的等候着。很快,赵立和三位帝师就重新呈现在画舫杀上。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彼苍。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堪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文会外圈,阿青抱着苏蓉蓉(文会开端的时候就走了)大喊大呼:“蓉蓉姐姐,你听到了没有?是公子,是公子啊!!!!!!”最后几近要尖叫起来了。
“不要那么焦急。”米胜之淡淡道:“你们再看这一首。”又一条白布落下,此次是一首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