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笑风嬉笑着,说实话,他对这套“擒蛟手”可实在是眼馋的紧。
江湖《武经》有言:九霄擒龙手者,既有擒龙之名,便如天龙普通,可大亦可小,大者九霄擒天龙,威势无双;小者纤细拿百穴,见微知著,堪为擒特长法精美之冠矣。
“这门擒蛟手,在江湖上算不得甚么一流顶级武学,但也不算差,对于现在的你而言正合适。江湖妙手固然讲究一个博之者不如专之者,武功在精而不在多,但也说一个艺多不压身,多增加一点应敌手腕,也不是甚么好事。”
“擒蛟手”既为仿照“九霄擒龙手”所创,能得马元义奖饰,必有其独到之处。
“九霄擒龙手”亦被江湖人称之为佛门杀伐无双的镇宗绝学。
固然这套伎俩非常短长,但正所谓无功不受禄,唐笑风也不能平白接管马元义的美意。
但是,九霄擒龙手真正立名江湖,为天下所知,是为白马寺致悟圣僧。
“谨受教!”
和尚怜悯百姓痛苦,一声阿弥佛陀,悲天之无情,伤民生之多艰,抬手有佛光普照,禅音唱和,地涌弓足,百姓病苦顿消。
至于“擒蛟手”之名,唐笑风固然没听过,但白马寺“九霄擒龙手”的大名,他但是如雷贯耳。
马元义敛了笑容,谆谆教诲道。
继而,和尚捏手成爪,左手指天,有金龙扶摇而上九天,突破万里乌云,暴雨停歇;右手指地,有青龙打水,卷起众多江河挂南山。
唐笑风轻叹一口气,眸中闪过一丝清芒,一瞬灿若星斗。
晓得马元义是在开打趣,唐笑风嘿嘿嬉笑道。
说着,马元义瞥了一眼唐笑风,笑道:“晓得你是练刀的,可老哥我刀法稀松平常,上不得台面,只要这套伎俩还拿得脱手,你小子该不会是瞧不上吧?”
“擒蛟手者,相传为白马寺俗家弟子孙龙岳仿两寺之一白马寺的宗师绝学九霄擒龙手所创,有九霄擒龙手五分威能,练至极致,上可擒龙摘星,下可拿岳断江,能力强大。”
从西流到常山一起,关于马元义的事迹,唐笑风也略有耳闻,甚么孤身赴九寨鸿门宴,独战小天门山,单手擒孤狼等等,虽不免有以讹传讹的夸大之嫌,但能在西流常山盗匪横行之地闯出几分花样,手上若没有真本领,又岂会让那些吃人不吐骨头的豺狼豺狼却步。
“嘿嘿,大哥曲解了,我这不是无功不受禄嘛!”
其游历江湖时,曾路遇邪魔九道之一的阴司弟子滥杀无辜,金刚瞋目,仰仗“九霄擒龙手”连挑阴司十一分舵,此中更稀有名宗师境强者,龙吟声声震云霄,生生杀得阴司这个正道巨擎退避三舍,成绩了擒龙圣僧的赫赫威名。
到底是在江湖上混迹多年的老前辈,别的不说,单就这份眼力就不是唐笑风所能比的。
相传当年有白马寺苦行和尚,行经某地,偶遇百年可贵一见之暴雨,大雨滂湃,经月不断,山洪江河众多,淹没屋舍故乡无数,民不聊生。
“马大哥,这、这太贵重了吧……”
“哈哈,有甚么不美意义的,正所谓天予不取,反受其咎。老弟你遇事有原则底线,不贪不痴不嗔,心性纯良,这当然是好,但江湖一途,该杀的人要杀,该争的机遇也一样要争;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方才气真正在这个江湖里肆意撒泼打滚,活的津润,不然,再是仲永,也不免徒悲切。”
指者轻灵,无影无形,漂渺灵动;
说到底,还是他武学堆集太少,这江湖路,走的也太短。
山雨欲来风满楼,常山城内已然是暗潮澎湃;
马元义笑道:“埋汰我不是,你救了妞妞一命,又认了我这个大哥,我如何着也得表示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