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姨娘欲言又止,半响才叹了口气道:“你就别管了,说不定来岁这时候就已经是别人家的人了,好好过你的日子吧!”
“能定甚么人家!”宋氏不满道,小户出身的举人、秀才,老祖宗看不上眼,只能从郧贵里头找,但慧姐儿只是个庶女,可挑选的范围小,“定下了理国公府二房的庶子。”
这几年宋氏过得还算舒心,常日里要忙的事情未几,再加上保养恰当,看上去窜改不大。
方之平有些木然,三年后他这副身材二十岁,灵魂却已经活了四十年,心智如何也比同龄人要成熟的多,娶一个十5、六岁的小女人,他下不去手啊。
方之平点头,“人不出去瞎混就好,有国公府在,今后也能弄个过日子的谋生。”郧贵后辈只要循分守己,日子总不会太难过,起码吃喝不愁,就怕那种整天出去瞎混的,都城掉下块砖头来都能砸到个官儿,碰上硬茬子的机率比别地儿大多了,那是给本身找不安生。
“行,大不了娶一个比你小5、六岁的女人返来。”这年初谁家女人都得是十4、五岁就订婚、结婚,真跟他儿子一样拖到二十岁,不是被孝期迟误了,就是本身或者家风不好,她也不肯意让儿子娶如许的女子,当然皇家除外,那是最不讲端方的处所,不管是皇子,还是公主,多大年纪结婚都没有别人说话的余地。
总的来讲就是没甚么本领,但也闯不了大祸,靠着国公府,慧姐儿跟着他起码不会刻苦,不过如果想当诰命夫人,怕是有些难度了。
慧姐儿抿唇,“我不是怪您,三弟也不会怪您的。”她只是就事论事罢了。
八月十六,万里无云,气候不冷不热,恰是结婚的好日子。
到底是侯爷独一的女儿,宋氏对她的婚事儿还是挺上心的,起码男方那边的环境都细细探听过,“在他们国公府里头,排行第七,单名一个榆字,在私塾读过几年的书,人倒是挺诚恳的,不出去瞎混,有两个通房丫头,不过没闹出过性命来。”
宋氏只是发几句牢骚罢了,毕竟人家主持的批语在那儿放着呢,便是儿子想结婚,她也不敢呐。
不过二老爷就没多大本领了,繁华闲人一个,领着一个不大不小的闲职,算是面子上过的去。
“慧姐儿看的哪户人家?甚么时候订婚?”方之平问道,试图把话题从本身身上移开,慧姐儿固然是他独一的mm,但两人一年到头都见不了几次面,豪情还真算不上深。
杜姨娘也晓得本身方才那话是伤孩子的心,解释道:“我是真忧愁,读书花银钱不说,如果一次、两次都不中,老祖宗能够就不让三少爷下次再回故乡测验了。”二少爷测验都是一次就过,到了三少爷这儿,第一场测验就这么吃力,老祖宗必定会感觉三少爷没用,一句话下来,三少爷还能不能读书都不好说了。
“她的事儿都定下了,就不说了,青哥儿在故乡怕是也快来信了,不管他能不能中童生,你对他的态度都不需求变,记着了吗?”宋氏叮嘱道。
宋氏因为是慧姐儿的嫡母,以是在婚事儿上是上了心的,她本筹算托娘家兄弟给庶女找个家道普通的年青举人,嫁畴昔就是当家太太,有侯府和丰富的嫁奁在很快就能在婆家立起来,哪成想老祖宗直接就看重了理国公的庶孙,慧姐儿本人也更想嫁进理国公府。
但她如果真是顺着本身的情意来,嫁奁必定不会太丰富不说,姨娘和弟弟不会也不能借着理国公府的势让府里的人高看上一分。
对于掌家权她早就已经断念了,现在最大的烦恼就是二儿子的婚事,眼瞅着大儿子那边光孩子就已经四个了,二儿子这边婚事儿都没下落,让她不得不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