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远通点点头。
“大嫂,这个我们是要带回村里分给大牛哥二狗子他们吃的……”三郎分花生,四郎分果子,偷空四郎还回了他们大嫂的话。
萧玉珠笑笑,点头道,“应是无事的。”
那厢,狄家村也给他们送来了很多年货,腊肉,冬枣,谷子,鸡蛋几样塞满了一担,上面铺了一整张的红纸盖着,看着喜庆不已。
“女儿晓得的,如果吐得短长,自是不会去上门添费事。”萧玉珠已经从父亲的口里听出不对,大要仍然淡然地回道,且是顺着父亲的往下讲。
如果来的八伯,必定要留人住一宿,到时就要误天的工夫,归去的路上必定得日夜兼程,早晨还要赶路,怪辛苦的。
刚出了通着书房的走廊,到了院子前,就看得大门的主院那边,有人在搬东西出去……
四郎脸上顿时面露怜悯,“是的,大哥管得紧,嫂子去了也会被逮返来。”
虽也有说媳妇太短长了不好,可他们家大郎,实在需求一个如许的才配得上。
书院那边,狄禹祥派了他的书童狄丁返来讲了动静,说是大年三十那天回,狄丁此次也带了很多东西返来,说是一些是至公子买的,一些是至公子的同窗送的。
大年三十那天早上一大早的,狄赵氏就带着家中的两个婆子和丫环就筹办年夜饭了,萧玉珠往厨房凑了两次,两次都以被赶出厨房而告终,而手上的绣花架子也被婆婆搬到她房里去了,无事可干的她就拿着糖包去了书房找小叔子。
再聊得几句,萧玉珠送戚氏去门口,将近到门口的时候,戚氏看了看那等着开门的守门人,没有忍住心头的疑问问道,“你跟狄夫人说过这事了?”
“可饿了?”
不日戚氏就来了,日子是萧玉珠说好的,那天狄赵氏出了门去,戚氏没有见到她。
“就是得你费点时候了。”萧玉珠笑笑道。
许是想着她肚中的孩子,借来的马车比家顶用的还好。
“嫂子不能去!”三郎拍拍弟弟的头,与他说道,“嫂子是大哥的媳妇,大哥不准她去。”
“给你。”三郎点头。
“今后会好的,族人也不是只图眼皮子底下那点的人,”萧玉珠想了想,道,“我们家也不是不记取好的人家。”
“嫂嫂,你离火近点。”三郎不似四郎那般只顾着说话分糖,眼睛瞅到火盆离他们近离嫂子远,话一说完就弯了腰,把火盆干脆搬到了嫂子的脚边,对她道,“你烤热乎点,别冷着了。”
“包在我身上!”四郎豪气地一拍胸,拍在了厚厚的袄衣上嗡嗡作响。
三郎四郎眼都亮了,感激地朝嫂子打揖,道她活菩萨,就又要把花生果子全分了。
这才没有太多挂记地走了。
婆婆已跟她说好了狄家过年的端方,月朔拜过淮安里的人的年,初二他们就会赶马车回狄家村,初六全族人祭祖,十二启程返来,恰好十五回到淮安过元宵。
因跟婆婆透过气,萧玉珠差了苏婆婆带着桂花去给她奶娘送了个口信。
因她初三要回娘家,而从淮安到狄家村坐马车得两天半的时候,公爹祭祖之前还要筹办,族里人祭祖的日子是改不得的,因而就等不得她回娘家再带她一块去了,以是这几日家中借了一辆马车返来,让她回完娘家后,到时让大郎再带她回族里让她见见族人。
狄赵氏叹了口气,“这也是你爹对族里人这么多年于心有愧的启事,他们老想着我们,可我们也给不了他们甚么好。”
“那好,到时四郎就带小侄子去。”萧玉珠倒是喜好四郎这本性子的,她又是个很能接别人话的人,以是一跟四郎提及交常常很有话聊。
比及年货办齐,小年也就到了,小年那天祭完灶王爷,萧元通来了后衙见了女儿一面,说到了萧二叔返来了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