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虞的儿子夑(xie)父,因唐地有一条河道名晋水,故改国号为晋。公元前842年,晋传至六世晋靖侯,周‘国人暴动’周厉王逃至晋国彘地。
叔虞治唐,想必很辛苦,想必也很胜利,因为直传至九世,都没有甚么史料记录,安静的年代对于百姓来讲是幸运的年代,而那些于史有载的出色年代、豪杰年代于先人当然是一本好书,但于当时的百姓却多是生灵涂炭。
晋穆侯十年,穆侯又讨伐北戎于千亩,成果大得胜利,这时夫人齐女又来凑热烈,生下了晋穆侯的第二儿子,穆侯镇静之余给这个孩子起名为成师,意义是胜利之师、威武之师!放在明天大抵就是束缚军的意义。
公元前785年,晋穆侯身后,其弟殇叔公然篡位自主!后四年,太子仇袭杀殇叔,是为晋文侯。
晋国鼻祖叔虞,是周武王的小儿子,周成王很爱好的弟弟,叔虞的妈妈是邑姜,即姜子牙的女儿。
晋文侯姬仇在位35年,公元前746年,文侯死,子伯嗣位,是为晋昭侯。昭侯很惊骇他的叔叔成师,不知是为了奉迎还是阔别,晋昭侯把曲沃割让出来封给了叔叔,因而成师世称曲沃桓叔。曲沃城实际上比晋的都城翼城范围大,有点象前文‘郑伯克段于鄢’说过的郑国的京相对于都城似的,但晋昭侯不是郑伯,曲沃桓叔也不是叔段,曲沃桓叔广修德行,建立声望,晋国的群众多有凭借。晋大夫师服又感慨道:“晋国的祸乱,必将出在曲沃啊!末枝大于底子,而又获得民气,如许都稳定还等甚么呢?!”
晋国,姬姓,侯爵,初都翼,略有今山西省南部一些地区,边境尚小;至春秋中期,已有山西省大部,河北省之西南,河南省之北端、西端,陕西东兼涉山东西,纵高出五省,为春秋大国。
曲沃武公以支庶得周王封,竟为诸侯,然凶性难改,随后竟为周臣蒍国窜动,攻占了周德夷邑,并杀死夷邑守臣大夫夷诡诸,周王臣周公忌父被迫逃到虢国,这也算是周王室昏乱之报吧。
孝侯十五年,即公元前724年,曲沃桓叔子曲沃庄伯攻占翼,杀晋孝侯!此次又是晋人不愤,合力打走曲沃庄伯,立孝侯子郄(今音qie,古音xi),是为晋鄂侯。
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后,因为劳累过分,仅两年就死了,他的儿子姬诵继位,是为周成王,成王继位时年仅十二岁,故由周公旦摄政。主幼国疑,有人趁机兵变,此中就有唐地,其他的诸如商纣王儿子武庚的兵变等,全赖周公搞定。
晋传九世至晋穆侯,穆侯娶齐女为夫人。晋穆侯七年,即公元前805年,条戎犯边,穆侯发兵讨伐,大败,深觉得耻,适逢此时夫人齐女为晋穆侯产下了第一个儿子,穆侯因而将这个小家伙起名为仇,以示不忘条戎之耻。
当夜公然一枪中的,不久邑姜就有怀胎反应了,比及这个孩子生下来,小手一张,好吗!手心的纹路竟鲜明就是一个虞字!因而名字就叫虞。(注:春秋时笔墨为石鼓文,‘虞’字为‘︽︽’,故有此掌纹也不敷为奇。)
大抵年幼的成王是找将来主政时的感受呢!可这时跟在一旁的史官佚说话了:“叨教大王定于何日正式册封叔虞?”
旧唐地,戎、狄混居,人丁庞大,民风野悍,易叛难服,周王朝征服了旧唐国以后,必必要一个靠得住、强有力的政治、军事魁首管理该地,稳定边疆,为周樊篱!
因为曲沃强大,晋昭侯感到惊骇,遂自改国号‘晋’为‘翼’,有让步的意义了,故此时谓之‘二晋’。公元前739年,晋昭侯在位七年被叛臣潘父谋弑,潘父勾引曲沃桓叔攻翼,因为翼城军民忿忿不平、怜悯昭侯,故而大师万众一心、同仇敌忾,击退了曲沃桓叔,以后诛杀潘父,共立昭侯子平,是为孝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