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令、县丞和县尉都在县衙内办公,而在秦朝的官员轨制中,县令就是一县之长,掌管全县的政务,由中心同一认命,丞尉都是其部属,由郡守认命,至于其他的差役和乡亭三老等职,都由县令认命,是以在这个一亩三分地上,县令的权限非常大,在县城内绝对是一言九鼎的人物。
而南阳地处中原要地,三面环山,只余南边一马平地直通襄阳,阵势平坦农业发财,所出产的粮食几近能够赡养大半个秦国,即便到了两千年以后,仍旧是中国最首要的粮食主产区。
咸阳城和郡守的号令不能不听,但作为在内史府呆过几年的江北亭却深知粮食在这个期间的首要性,县丞和县尉说的不错,一旦错过夏粮收割,说不定本年雉县会饿死一半的人,其他处所也不会比雉县的环境好。
如果陈旭在的话,必然能够认出这其中年文士就是前几天在清河镇买了他那条大蛇的人。
雉县县城并不算大,周遭不过十里,与同期间其他城池一样,四周环抱高约两丈的城墙,城墙由夯土构建,上面有箭塔和城楼,但不管是城墙还是塔楼看起来都破褴褛烂,很多处所乃至已经倾圮。
这座屋子就是雉县县衙。
县丞四十多岁,黑面长须,头戴玄色的竹冠,看起来非常老成慎重,他接过寥寥不过十多片竹简誊写的公文看完以后递给县尉,等县尉也看完还给县令以后才捋着髯毛说:“江大人,构筑咸阳直通南郡、长沙诸地的驰道部属早已耳闻,但传闻一向还未出商洛,如何俄然就要修我南阳至南郡江陵之道,现在顿时就是夏麦收割之际,一旦大范围强征民脚夫卒,恐怕会迟误夏粮收割,结果不堪假想……”
县尉也从速点头说:“江大人,刘县丞所说不错,现在正值收成之时,万不成大范围役使民夫修路,一旦错过收割夏粮,我雉县数万百姓将忍饥挨饿,老幼孱羸之人绝对度不过本年的寒冬,以是还请大人三思!”
一旦商洛和南阳连通,那么咸阳的节制力度很轻松就能深切旧楚境内,现在南阳郡守告诉部属各县征集民夫修建南阳至江陵的驰道就不奇特了。
伏牛山是秦岭支脉,是淮河和汉江的分水岭,而白河就是汉江中游的一条支流。
清河镇往南,有一座大山叫伏牛山。
构筑咸阳直通东南的秦楚大道,这件事他几年前就已经在咸阳传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