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外话------
青城山上的猴子很多,常日里也调皮,这里的猴子和人相处的都不错,特别是鹤林寺那头。因着常日里来往的香客络绎不断,偶然候见了这些蹲在树上戏耍的猴子,也会扔些花生糖果一类。夏季食品匮乏,猴子往香客手里讨食品更频繁,春夏猴子们不缺食品,便也不打搅香客,各自玩乐。
倒是桐儿,固然对姜梨的话不解,约莫从未违背过姜梨的号令,只得按捺下心中焦心,等抱着一大抽屉的糕饼归去时,惹得路过的灰衣尼姑不时地看向她,桐儿恐怕她们来抢,便将糕饼抱得更紧了些。
不知是不是静安师太得了别人的授意,姜梨是不能分开庵堂门外的,每日只能在庵堂里,一举一动都被人看在眼里。而桐儿则能四周走动,因着她白日还要去山里劈柴,桐儿在山上呆了六年,青城山的路熟的不得了,倒不会迷路。
“只是几个糕饼罢了,”姜梨打断她的话,“等归去了,每日让小厨房给你做,不必在乎这几个。”
“您买这么多糕饼,吃不完是要坏掉的。”张货郎忍不住提示道。
“你去拿些糕饼来。”姜梨道。
话已至此,张货郎便不再多说甚么了,铜板是别人家的铜板,姜梨买走了他几近大半个挑担里的糕饼,他趁早能早些下山回家,欢畅都还来不及,又有甚么好担忧的?
桐儿还要说甚么,就见姜梨回身走到桌前坐下来。屋里只要一个凳子,还是桐儿从内里捡的木头本身做的,凳子腿儿都不稳,姜梨道:“桐儿,明日起,你就拿这些糕饼去喂猴子。”
“无妨,”姜梨道:“吃的完的。”
姜梨没有看她,她推开窗户,窗外正对着青城山连绵的山岗,秀峰起伏,夏季的积雪早就化了,漫山遍野的桃花将常日里肃杀的山岳都染上一层粉霞,像和顺绝色的美人。
桐儿听完姜梨的一席叮咛,俄然问:“女人做这些,是不是在为回京做筹算?”
一来二去,等猴子将姜梨手里的吃的摸完后,姜梨对着这只胆小的卷尾巴猴拍了鼓掌,表示本身也没有了。猴子恋恋不舍的看了姜梨的手心一会儿,才翘着尾巴分开了。
固然有疑问,可张货郎还要赶着去另一头,他本觉得姜梨是说打趣话,并不会真的将钱全用来买糕饼,毕竟主仆两在这里的糊口,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毫不余裕,浅显富户拿四十串铜板买糕饼天然无妨,但对于两个穿都穿不暖的孩子来讲,就不至公道了。
不过,如尼姑庵这边,因着本来就冷僻,猴子也是鲜少来的——讨不到食品的处所,老是没甚么兴趣能吸引。
“这些糕饼,”姜梨伸手敲了敲篮屉,糕饼的香气满盈的屋里到处都是,主仆俩每日只能吃稀粥和酱菜,香气早就勾的人饥肠辘辘。姜梨按捺下腹中饥饿,只道:“把这些糕饼分红十五分,每日喂这些猴子一份,一向喂到十九,十九日那天,便不消喂了。”
有没有感觉阿狸是个温油的女人╭(╯^╰)╮
姜梨将核桃糕扳成小块,远远地对着树上的猴子挥了挥,许是张货郎家的糕饼是真的苦涩,核桃的香气很快吸引了那只卷尾巴小猴,几下窜到窗前,警戒的盯着姜梨手中的核桃糕,跃跃欲试的不敢上前。
“但是……”
“是猴子啊。”桐儿不解,“猴子有甚么可看的?”
而青城山常常有宅门贵妇来上香,为包管安然,山里也无甚匪贼,非常安然,不然桐儿夜里出门,姜梨也会担忧。
张货郎看着姜梨有些发楞。
“你看。”她指着远处让桐儿看。
桐儿闻言,不但没有惊骇,反而换了一副跃跃欲试的神情,小丫头胆量倒很大,不知为何也情愿为之,摩拳擦掌道:“不怕!奴婢早就想这么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