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皇上的话,不是微臣夸口,内弟资质聪明,为人勤奋好学,算是略有所成。本年毕业,等过了年就该返国报效朝廷。”
碧天长,路茫茫,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穷考虑。
正猜想间,良弼已出来通禀,少顷便传来声音:“宣段祺瑞、冯国璋觐见!”
“你七年前不跪无罪,现在不跪亦无罪,朕七年前就容得,莫非过了七年反容不得了?”当年两宫回銮,从西安返回北京时,沿途官员、将领及官兵尽皆跪下驱逐,惟段祺瑞率所部站立持枪还礼,表示最大敬意,遭很多重臣的呵叱,但他却不为所动。现在天子旧话重提,言辞间竟是赏识之意。
“王英楷,朕传闻你有个内弟在日本士官黉舍留学,环境如何?”清楚是天子的声音。
两人跨步出来,除了天子和陆军部侍郎王英楷外,另有陆军部尚书铁良、陆军部侍郎荫昌、军谘使王士珍等人。冯国璋想着:还好,看来真是议事,不是找我们费事。想着便跪下叩首:“吾皇万岁万岁千万岁!”但段祺瑞的行动较着有些古怪,他先是行了军礼,然后看了看座中的天子,又盯了一眼身边的冯国璋,前者已经跪倒了,他的膝盖才方才弯过来,神采还是一副踌躇。
“袁公这事我现在还感觉蹊跷。”冯国璋抬高了声音,“听内里的传言了么?宫里头在传皇上的神迹,说甚么神人襄助……香帅还写了文章,筹办诏告天下……芝泉,你信么?”
段祺瑞勉强拱手请安,冯国璋油滑:“本来是赉臣兄,甚么风把你吹来了?”他抬眼瞥去,狭小的楼道中,冯、段两人的卫兵和良弼带领的御前侍卫紧紧顶牛在一起,固然没操家伙,但氛围明显有些难堪。
“大人,是我。”段祺瑞翻开门,映入视线的倒是徐树诤焦心的神采,“不好了,良弼领着御前侍卫来了!”
“从速起来。内心头有朕便行,跪不跪倒在其次。”林广宇瞥见铁良要插话,笑着摇手制止了,后者狠狠瞪了段祺瑞一眼。
“听你们两位老兄到了,皇上盼望的紧,特地让我来请,这不正赶上了……”良弼抖了抖手里的黄绫谕旨,“谕旨我就不宣了,从速跟我走吧,免得皇上等急了……”
“要对我们脱手?”段祺瑞脑海中刚闪过这个动机,随即摇点头又否定了。还没等他再说话,楼梯口已经涌上了一彪人马,带队的恰是良弼。
“你是说,铁宝臣?……”
“至于大佬……客岁的大参案就够他喝一壶了,要不是袁公帮他扳返来,他现在还能这么对劲?等着瞧吧,皇上亲政,看他这个王爷另有几天蹦哒头。华甫,你说说,一个将死之人和你拉干系,你肯么?归正我是不肯的!”段祺瑞斜躺在藤椅上,双手枕着脑袋,臂上缠着黑纱,两个鼻孔倒是一起出气。
“谁?”两人顿时警悟起来。
这声音不啻于好天轰隆,全场哗然,氛围极度严峻……第三次机遇 第一卷 风起青萍之末 第二十八章 直言不讳
“这便是了,啰嗦甚么?”
“华甫,明天去时你反对,但你还是去了;去过以后明天你又揣摩,何必来哉?明天你完整能够不去的嘛!”回话男人的穿着和冯国璋普通模样,只是模样要瘦长的多,一双眼睛投射出精光——号称“北洋之虎”的段祺瑞。
走到养心殿门口,冯国璋耳背,已听到了内里传来的声音。
所谓大爷者,袁克定是也,按当时民风,袁家大少爷被简称大爷;所谓大佬者,奕劻是也,又肥又大;所谓香岩者,倒是袁世凯的干儿子段芝贵段香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