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善耆和徐世昌上奏的倒是:“皇上重新亲政,大清复兴有望,臣等恳请皇上定施政大计,早孚海内众望。”
也有人跳出来反对,云祖宗成法不成擅动,不过都是些没甚么职位的御史或者冷板凳官员。林广宇内心嘲笑,这些人与其说是反对剪辩,倒不如说他们仿效清流博取名声,当下用目光一挑荫昌。
……
“皇上。”善耆站出来发言,“巡警部设立之初,巡警各员为适应警政需求,将发辫停止三分之一,现在看来不但便当,并且卫生。练兵处仿造的新式礼服臣亦看过,确切与发辫旧俗不甚相容,剪辫一事臣以为不但可在军界推行,民政部亦可一体仿效。”
这上谕明着是不偏不倚,但实际上开了自在主义的先河,想剪就剪,不亦欢愉哉!想着终究不消留这个劳什子的辫子,林广宇的嘴角都咧开来笑。
“大胆,尔等竟然口出狂悖之言,还不敏捷退下?”没想到倒是载沣第一个跳出来,林广宇有些不悦,“载沣,让他们把话说完。”
端方朗声说道:“数年前臣等五人出国考查宪政,每到一国,其国人士必奇特我国蓄留发辫之民风,直言其弊,切中关键。返国后,40余名随员中有倒有一半以上剪去发辫,臣等亦别离面呈削发之方便,垦请下诏剪辫,大行太后但笑而不言,只说‘机会尚未成熟’,预备立宪时亦有争夺,但云“临时缓行”……现在看来,势在必定,不成再做延沓。”
这一点明显是有偏差的。1903年今后,接管西方文明而日显野蛮的门生已经有如此仿效,遇有科举测验则戴上假发辫充数,剪去发辫的留门生从本国回籍,行游市中,人们不但见怪不怪反而赞之曰“时髦”。乃至有书院监督公开表示:辫发有无,虽属无关轻重,然此事尚未有明文,饬令诸生暂缓办理。林广宇所处期间的汗青研讨明显过分于看中剪辫对于满清统治的抵挡寄意,没想到正因为统治者不复清初时那般“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的固执而使剪辫行动日增。
如何?载沣不反对剪辫?林广宇较着没有推测这个景象,他一向觉得此时对于发辫的看重程度固然已经降落,但仍然是只要标榜反动者才会公开剪除,莫非说这帮亲贵也不反对?
清朝天子的年号多是一用到底的,像康熙、乾隆更是六十年稳定,少数例外则产生在同治期间――咸丰毙命,八大臣顾命时曾定新年号“祺祥”,但随后慈禧、慈安两个皇太后伙同恭亲王、醇亲王策动辛酉政变,改年号为“同治”。现在天子再来改元,清楚是与畴昔截然断绝之意。
天子要拿升允立威?朝堂里世人都屏住呼吸静听下文。第三次机遇 第一卷 风起青萍之末 第四十章 革故更始
“升允。”天子却点了陕甘总督的名字,“传闻卿不但反对新政,并且攻讦立宪?”
“臣附议。”
张之洞的眼皮跳了一下,倒吸一口寒气,没想到第一句话就如此骇人,倒是让他有些悔怨在这么大朝会的时候提出这个定见。但悔怨归悔怨,改元倒是君上大权,论理也有先例,如何回嘴?只好沉默不语,其他大臣也想不出甚么话头来辩驳,一样杜口不言。
这也算是个折中,武将们都同意,文官们也想不出反对的来由。
“此诚老成谋国之言。”对于这位晓得事理、曾经为清流派魁首的老臣,林广宇打蛇随棍上,由衷地表示敬意,“便按张徒弟的意义,除巡警与新军因公事所需务必剪辫外,其他人等辫子去留一概悉听尊便,朝廷不予干与。”
“臣等附议。”林广宇定睛一看,倒是法部尚书戴鸿慈、端方与载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