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看了好几万字,徐季新才把目光从稿子上移开,问康剑飞和胡俊才道:“二位先生如何称呼?”
徐季新道:“千字50元如何?”
徐季新还是第一次碰到这么肆无顾忌、傲慢无边的年青人,竟然口口声声说本身能够跟倪框、温瑞安一较凹凸,这得自我感受多么杰出?
胡俊才感觉这个天下太猖獗,他跟康剑飞从小就熟谙,又一起偷度过海到香港。他都还处在温饱线上,康剑飞不但获得了大导演王天霖的赏识,转眼竟然又成了作家,的确就像是天方夜谭。
徐季新让一个毛头小子给节制了场面,明显心头有些不爽,憋火地问道:“康先生要不要取甚么笔名?”
如果请一个浅显的大学传授来写专栏,稿酬最多千字150元。
“我晓得你要说甚么,”康剑飞打断他的话,“现在香港卖得最好的小说,就是倪框和温瑞安。这两人的作品,一个在《明报》上颁发,一个在《明报晚报》上颁发。徐总编为了那戋戋百十块的稿费,就把一部能够跟倪框和温瑞安一较凹凸的小说拒之门外?”
康剑飞仿佛没听到他的话,持续说道:“徐总编,要不我们如许,前七天《寻秦记》的稿费我们按千字50元来算。一周后稿费该多少,我们到时候再说,就以市场反应来做调剂。”
对于《寻秦记》,金镛就看不如何扎眼,感觉这书笔调太轻浮,并且其肉戏俗不成耐。固然情节新奇,或答应以卖出不俗的销量,但《明报》已经有了倪框的卫斯理系列,金镛对《寻秦记》便不作考虑了。
七十年代是香港报纸最繁华的期间,巴掌大的香港半岛,竟然同时具有近70家报纸。颠末的狠恶合作和优胜劣汰,香港报纸到1982年只剩下55家,1997年只剩下38家。
那年青人叫云博,本是《东方ri报》的浅显记者,见康剑飞鬼鬼祟祟探听总编室的位置才过来问话的。没想到康剑飞语不惊人死不休,竟然说能进步《东方ri报》的销量,击败他们的死仇家《明报》。
徐季新固然很看好这本小说,但却不想今后因为稿费的事情扯皮,说道:“康先生……”
徐季新已看出来二人是以康剑飞为主,胡俊才就是一打酱油的,便问康剑飞道:“这本《寻秦记》是康先生的作品?”
徐季新公然被这等豪言给震(雷)住了,游移地问道:“恕我眼拙,叨教你是……”
吴成刚说专栏稿件是千字700元摆布,但那只是名家的价码,比如请亦舒来写一篇影评,差未几就是这个数――《明报》最多给千字500元,《东方ri报》才会给千字700元。并且必须是专业xing和缔造xing极强的稿件才行,让亦舒随便写一篇杂谈的话,稿费不会超越千字200元。
徐季新算是听明白了,面前这个年青人对本身创作的小说抱着极大的信心。这类人是最难打交道的,特别是小说反应杰出后,那稿费就更难算了。
这段时候《明报》因为卫斯理系列的再度火爆,销量一度冲破15万份,让《东方ri报》和《星岛ri报》大为头疼。康剑飞此时把《寻秦记》奉上门去,如果这两家报纸的编辑有目光的话,应当会如获珍宝、大加包装推行。
不过,徐季新不得不承认,《寻秦记》很能够大卖。
康剑飞点头道:“不敷。”
倪框实在也有在《东方ri报》上写小说,不过却不是卫斯理系列,读者的反应并不如何好,《东方ri报》确切需求一部热卖小说来撑版面。
康剑飞道:“徐先生客气了,我叫康剑飞,这是我朋友胡俊才。”
看着康剑飞到街边招手叫出租车的背影,胡俊才就遐想起那座主席挥手的雕像,康剑飞在贰心目中的形象刹时高大威猛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