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事如此镇静?”,袁术见他慌乱,也未令人通报,心中不喜斥责道。
白须老者点头含笑,开口对周瑜说道:“琼居淝陵,观天象之天候,见火德耗费,汉室陵夷,而淮南生天子象,有五彩悬于夜,此正印‘代汉者,当涂高也’,是以入寿春劝进”。
周瑜自别孙权,一人独骑北上寿春,两日便到,见城中已起高楼,不由目含哂笑,歇了大半日,待来日再拜袁术时,不想收孙权信一封,展开一观,点头叹笑。
“将军宽仁爱众,能得将效死,不过号令严明,方可得威武之师”,周瑜见他赞美父亲,不免奉劝了袁术一句。
“昔年周郎之父曾任洛阳令,法律严明,我不能也”,袁术点头而叹。
冯都方讲一半,周瑜插口问道:“不知和县现在有粮米多少?”
“哦,九江太守言和县府库中有粮不过二十五万斛,且大半乃是从民户手中新征而来”,周瑜诧异说道。
门吏引周瑜入殿后,辞职而出。殿上袁术一身华服,含笑有敬正对一白发老者笑谈,见周瑜进殿,镇静笑道:“昔年洛阳城中,垂髫冲弱现在已是美周郎,胜乃父乃叔很多矣”。
“和县吏员曾闻,封县令醉酒曾言,兖州粮贵,斛米数万钱”。
袁术摆手谦声道:“袁家世为汉臣,岂可代汉”。
袁术为莫非:“此术之过也”。
“不想文若昏眼,竟投孟德,惜哉”
“若惩冯都,后宅无宁日”,袁术点头叹道,“让公瑾见笑了,居巢之事,且拜托公瑾顾问”。
周瑜见二人做戏,想必来日则在文臣某将面前再演一遍,心中好笑,却又不敢冲撞袁术,只好温言应道:“此事之决,皆在左将军,淮南若旱,民必苦矣”。
门吏闻此不敢怠慢,赶紧进入后通报,过了半晌,门吏浅笑而待周瑜请道:“左将军闻居巢长而来,心中高兴,请随我入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