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生等人跟着那方眧英从一角门拐进,穿入一条夹道,便见前边呈现一座拱门,上边镶着古匾,凿着“古韵”二字,进入里边,只觉着顿时豁然开畅。里边到处雕栏玉砌,巧夺天工,鬼斧神工,一步一景,豁然贯穿,无不彰显气度,都丽堂皇,惹人目炫狼籍。
待绕过一方嶙峋假山,有一水榭,九曲桥横,北里外绕着绿水红鲤,一株露角残荷逆长正盛,一群人从两边游廊绕过,便见前边有一四方大院,周正松散,门匾雕刻“脩会堂”三字,原是沈家礼节教养之地。这沈家原是显赫大师,极其重视礼节涵养,府中有专门的教养嬷嬷,沈家夫人蜜斯皆是在此习得,便是那刚入府中的丫头小厮也有呼应的嬷嬷教诲端方。
秦嬷嬷客气道:“怎能劳烦您亲身过来呢,您但是大忙人,只需叮咛一声便亲身给您送畴昔了。”顿了顿又阿谀道:“我看姐姐是能者多劳,得亏这府里有姐姐如许的能人帮手筹划着,不然这么大的场面准乱套!”
这秦嬷嬷嘴上这般奉迎,内心倒是晓得这林嬷嬷是过来亲身挑人的,心知此人定是代表着老夫人的意义,涓滴不敢怠慢,便又把话题引到那些丫头身上,哪些聪明,哪些慎重,哪些心性如何便一一道来。
那方眧英见世人瞧得应接不暇,一起叹为观止,心道:这初来府中之人皆无不如此,待他日见惯了,这眼界便也跟着举高了。
此番择选的丫头皆是府里的家生子,皆是对这沈家有必然的体味地。这老太爷沈鹤林乃当朝权倾朝野的沈国公,爵位加身,位极人臣,在朝中实乃举足轻重之人,何况这沈家还出了一名至今盛宠不衰地沈贵妃,更是一起显赫荣为皇亲国戚。就在世人坐等沈家运筹帷幄,指导江山之际,岂料这沈国公因身材有异,俄然上书致仕,辞去官职,欲去官回籍,回得本籍元陵涵养身材,安享暮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