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眼瞅着正月十五了不是?”
既然是内心存了显摆、比价的动机,各家铺面、买卖挑上了街头的花灯天然各有各的讲究。你家有金鸡报晓、我这儿备孺子送财,福禄寿三星照刚才翩翩走过、观世音佛菩萨已然姗姗而来,供奉四海龙王但求来年风调雨顺,叩拜八仙过海惟愿今后安闲清闲.......
四九城里爷们,本来就没有个不好面子的,特别是在人面前更是讲究个输钱不输面儿、舍命不舍威风。各家铺面这么比价着一闹,等获得了正月十五天气才黑,街面上各处灯笼里胳膊粗的牛油大蜡烛顿时便被点了起来,透明透亮的能燃着一夜。再等得早已经备齐的万响鞭响过了三回,各家花灯也就三三两两地叫人簇拥着走上了街头。
这如果搁在暮年间大清国还在那会儿,但凡是轮着了稍好的年景,四九城里买卖家的掌柜、店主都不消比及过了初五,已然有常日里知心的伴计、得力的部下笑眉弯眼地凑了过来,身上寸着一股子利索劲儿替掌柜的点烟、倒茶,捏肩、捶腿,恨不能把一腔子殷勤干劲取出来搁在主家面前招眼。
等得一场厮斗下来回到家点灯一看,却本来是大哥砸开了二弟的脑袋瓜儿,三叔揪掉了四舅几绺长须,本来亲亲热热一家人,楞就是为了瞧过的一场热烈打了一夜胡涂架,实在叫人哭不得来笑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