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二人走到车前,柳一白三人不由傻了眼。
不知不觉石言玉便说到了吃上,这杭州哪个处所的菜是特性,哪个处所的小吃好吃,都为三人一一先容起来。
“算了,我们不如去‘学纺池亭榭’吧,那边风景也不错,人也应当会少一点。”
有一首南宋着名才子题壁诗写道:‘白塔桥边卖地经,长亭短驿甚清楚。如何只说临安路,不较中原有几程。’
约莫等了半刻钟,车夫拉着一个身形肥胖的年青男人急寥寥的往马车走来。
路上颠簸不竭,但这并没有影响几人正酣的谈兴,连一向话少的柳如烟也多说了几句话。
见车夫信誓旦旦的包管,清清奇道:“另有这么风趣的闲人,好吧。你去把他叫来吧,我倒是要看看他有甚么分歧。”
柳一白想起早前读过的一本纪行,上面这记录这包山实为杭州非去不成的一处风景。
这....这车夫口中的....狗蛋儿....竟是石言玉。
车夫大喜,连连称诺。驾车七晕八绕,拐到几幢小茅舍前,下车就扯着嗓子大喊,恐怕三人改了主张:‘狗蛋儿,狗蛋儿,有买卖啦。快出来,快点.....’
“嗨,不是跟爷吹,这杭州城大小园林小人闭着眼睛都能带您去,您就放一百个心吧。不过这学纺池亭榭但是挺大的,很轻易迷路。我看爷您不如请一个‘闲人’充当领导,也能免除很多的费事。”
“这位爷,但是出城探春?”
柳一白想咨询一下二人的定见,没想到清清一个不字都没说,就点头承诺了。柳如烟一向以柳一白为首,自不会有甚么定见。
如果赶上春季,气候又不错。杭州百姓都有游园探春的风俗:“仲春十五日为花朝节,浙间民风,以春序正中,百花争放之时,最堪游赏。”
石言玉见车内是柳一白三人也不由一愣,后又欣然发笑:“本来是柳兄,这时候缘分当真是奇妙啊。未曾想本日上天又有如此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