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她暴露笑容,杜河也喜滋滋的,搓动手说:“昨夜我听你娘说你已经跟着文哥读书识字,这是功德。等会儿我去削些碳条包好,眼下你先姑息一番,下月我带些纸笔与你练手。”
杜瑕不由得喷笑出声,又想起前不久四丫才来翻了自家屋子,这回亲爹又闹这处,两人动机虽分歧,成果倒是一样的,又更加佩服王氏的周到……
杜瑕正筹算再编一个葫芦,好歹凑成一对叫父亲带着,却听内里吱呀一声,明显有人排闼出去。
杜瑕拎着打量几眼,心道倒是跟内里卖的荷包有些近似,不过到底是手编的,又逼真,胜在别致,应当也卖得出去。
现下家中大人前脚刚出门,她后脚就挤出去,一副扫贼赃的模样,杜瑕干脆也不给好神采,只冷着脸问她来做甚么。
且周氏暮年强行产育伤了底子,留下病根,长年病着,赚的这点钱怕还不敷买药汤……
说着,她竟开端在屋内打转,又抽着鼻翼闻个不断,待瞥见墙角柜子上一个倒扣着的笸箩后眼睛一亮,迫不及待的踮着脚翻开,哪知内里盖的不过是一双没做完的男人鞋!
她偷瞧公婆一眼,就见他们仿佛并不非常信赖,又道:“还是我搂着瑕儿哭了一回,又说了方才婆婆说的话,他这才松了口,说到底是亲兄弟,哪有不帮衬的事理,只却没给我好脸子,也把瑕儿唬了一大跳,现在我瞧着竟是有些发热呢。”
王氏看出他的苦衷,忙笑道:“你们兄妹和睦原是功德,你也不必焦急,传闻读书非常一件厚积薄发的大事,竟是水磨的工夫,急不得一时。你mm说的非常,你有现在心疼的空,倒不如好生读书,今后做了秀才乃至举人老爷,且能庇荫一家呢,几十个钱又算得了甚么?不过是谁先谁后。我们本是一家,正该连合一心,何必斤斤计算,反倒败兴。”
杜江听不下去,拧着眉头,瓮声瓮气的喊了声娘,又胡乱辩白几句。
眼下他财力不济,没法给老婆后代更好的糊口,可取个名字还是行的,他的女儿如何能跟其别人一样乱叫一通?
却说杜河见儿子公然认得出,不由得非常对劲,又滚滚不断的提及之前举人老爷的说法来:“老爷说了,这个字原是跟美玉有些干系,不过也不算繁华,略有不快意,正和了我们家!今后也不怕压不住。”
大房虽受宠,四丫长得也好些,可到底是个孙女,于氏又如何会将她放在心上?何况杜瑕说的在情在理,于氏一听一根就要一文钱就已经肉疼,又听四丫小小年纪就调拨着mm浪,故而大怒道:“你这眼皮子浅的败家玩意儿,银钱都给你霍霍了,可不是欠打了!”
杜河嘿嘿一笑,紧接着却又感喟,道:“我也不是混闹,早前你跟我的时候甚么样儿,现在又是甚么样儿,我也不是那睁眼的瞎子,如何看不到?”
眼下杜家只剩下三个女孩儿,九岁的三丫为人怯懦寡言,三天说不出一句话;小一岁的四丫天生傲慢,又不知跟着谁学的刻薄刻薄,惯会挑刺攀比,霸王似的人物,杜瑕更加不待见。
杜瑕想了下本身独一的一两银子私房,真是连本书都买不起,也跟着笑。
回家以后,王氏先偷偷去把自家相公给孩子们带的点心零嘴儿放下,这才揣着几块布去了正房。
三房多年来与大房针锋相对,又恨他们占了大头,天然乐得见吃刮落。
只是不管好不好的,毕竟是杜河一片爱女之心,要晓得现在村中女孩儿们也都是“大妞”“二妞”“大胖”“大红”“小红”的胡乱叫着,连个端庄闺名都没有,今后立室也就只是“某氏”。杜家眼下共有五个女孩儿,前两个已经出嫁了,也都是这么“大丫”“二丫”的排下来,杜瑕行五,便叫“五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