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无阿弥陀佛!小海,你悟了。”
“一根手指?这是甚么意义?”
无渡禅师气定神闲的在一苇亭内喝茶养神,说不出的悠然得意。身后法海则抱着拂尘倚在一根柱子上懒洋洋的打着哈赤,法二则是第一次跟着坐禅,对这里的温馨氛围极不适应,感觉非常无聊。
“不晓得你还那么跟他们侃的那么~淡定?”
“你们悟出甚么了?”
小和尚都说要靠悟性,咱一个才情敏捷的读书人如何能当众承认本身没悟性呢?回家去悟吧,就算一时悟不出大师的禅机,赶考返来不也就晓得成果了?
“只寻求法力不寻求表情,越是修炼到前期越艰巨,我们修佛的人寻求表情就是一颗禅心,说白了,就是对诸般经义的贯穿。以是,你们看寺内的长老们,前半生凭着法力闯出好大的名头,威风的不得了,后半生一个个都闭门参禅,寻求起表情了。你再看显宗那些长老,越活越年青,越老越蹦跶,人家化虹飞升比我们轻易多了。”
“一样是修佛,法师修到大美满最多也就是成为‘大士’,想要再进一步成为‘封号上师’就难喽。自佛教传入中土,三个‘圣僧’中有两个出身禅师,你还看不出禅师的上风吗?”无渡禅师悠然道。
“额……师父,指导迷津太难了,不如我们改行去做法师吧~~”
“天机不成泄漏,我佛固然法力无边,却只给世人一丝禅缘,悟了,答案就安闲内心……南~无~阿~弥~陀~佛~”
“小生三人即将赴京赶考,听闻禅师佛法高深,能知畴昔将来,且言出必中,我等特来法山奉上薄资五百两以作香火。不知禅师可否为我等三人算上一算,看我等谁能高中?”
“本公子学富五车,早就悟了!”
无渡禅师咽了口唾沫,总结道,“以是啊,这诸般经义绝对是安身立命之本,你们需求好好研习。”
大林下院是寺院独一对尘凡香客开放的院落,下院不但代表着大林活着俗的形象,还要卖力打理庙产,下院香火也支撑着大林寺几千口人的平常用度。
无渡禅师活着俗名声极大,在信徒中职位尊崇,以是,他坐禅的一苇亭不是甚么人都能上来的,只要脱手豪阔、一掷令媛的施主居士才会被知客师引来这里。题在亭前的那副楹联就是明证。
跟从无渡禅师十余年,禅师口中的术语,法海确是晓得。
封号上师,则是修真者修为达到长生一品以上才会获得的尊称,佛道儒通用;至于圣僧,那更是了不得,简朴说就是天下佛教第一人。
“阿弥陀佛,不知为知之,知之为不知,管它知与不知,我皆怡然处之,这就是淡定的真谛!”法海发完感到,顿觉清风拂面,心中一阵明悟,仿佛表情又精进了一层。
“佛法无边,指导迷津只是根基功,做一个合格的禅师还要学会看风水、做善事,讲经授义、编造此岸,还要装看得开,装悲天悯人,装笑口常开。你们如果学不来,那就别做禅师,干脆去做法师,固然是力量活,但学一手降妖伏魔的本领,倒也不会饿死。”
法二见状,恐怕被三个墨客揪住让他解禅,他又没法海那么能装,从速眼睛一闭,拂尘一甩,单掌合什,一遍又一遍的念起了他最熟的楞严经。
“干端庄事的人总会把钱花在不端庄的事上,以是,大师都是应运而生,没啥可奇特的。”连络宿世各种,法海有感而发道。
晚餐法海吃的心惊肉跳,他发明无渡禅师看他的目光更加通俗难以揣摩了,而师娘脸上的笑容也愈发浓烈慈爱了,这令法海有一种做贼般的心虚感。不过,幸亏法二还算取信,师父师娘并没有问及参禅之事,法海内心还算安稳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