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民气中有所计算,便寻了片林地,找些枯木枝叶燃起篝火,倚树而歇,以待天明。
张宝,张梁二人见张宝面有怠倦之色,心中愁苦,懊悔跟从兄长已有几年,得张角亲授,却只得外相,不由悄悄自责。
“咦”,张角心中发奇,只见青,黄,赤三道彩芒已消逝于夜空当中。只余一道白芒向东南而来,且光芒益盛,终究止于斗翼之间,构成一个光团,有淡紫色光晕逐步闪现光团以外。
“大,大哥,恐有天变”,一旁张梁双目骇然,颤声急道。
“宝弟,梁弟随我而来”,张角面色严峻,呼喊二人而走。
张角闻言心中一惊,昂首顾望周天星数,凝目视之半晌,眼目涨涩,终不见有异,不由长叹一口气,叹声回道:“想来是二弟多虑了”。
......................................
“六合意,致天平。须谨守承平要义:得善应善,善自相称举;得恶应恶,恶自相从”,张角见状将乡民训导一番,乡民纷繁点头应是。
张角闻言心下吃惊,举目视空,只见紫微星光芒暴涨,五色夺目,尤胜月华。太微,天市双护星则暗淡微小不已,远不如往昔之状。
符火燃了不敷半刻,余烬将熄,乡民乏弊之体已大大减轻,起家拜倒在张角身前,恩赞‘大良贤师’。
“取符灰和水服下,便可消弭伤病,增一二日之力,足以行至县中,支付两米”,张角对乡民叮咛道。
“方才汉天子星射出四彩,却只要白芒帝星见于东南,莫不是有甚么变故”,张宝凝目扶额向张角问道。
“贤师恩重,万不敢忘”,饥苦乡民面有涕零之色,心中感激非常,纷繁拜谢。
“多谢贤师”,世人闻言感激流涕,伏身拜道。
“角来迟矣”,一柄九节杖,一身素黄袍,那人面庞既慈且毅,稍带一丝怠倦,安稳超出草木石沙,向河滩边世人走来。
“恭拜大哥,承平道若寻得重生天子,承平道定可改换新天”,张梁,张宝听张角之言,不由喜笑容开,开口恭贺。
“又变!”,张宝奇声叫道,只见帝星紫微星芒盛极,迸出五彩之芒,青,白,黄,赤,四道异芒从紫微中激射而出,向四方奔驰而去。
青囊中有符纸无数,除水火五行之符外,多祛疫除疾之符,配以道决焚之和水吞服,可解疾患之苦,张角三人仰仗此法周游六州之地,传播承平道,救民无数,以此获名‘大良贤师’。
“新皇降于江淮之地,明日我们即去找寻”,张梁开口建议道。
现在,玉带河旁却错落地漫衍着数百饥民,大家面如枯木,眼窝深陷,一身褐色的短衣披在身上,胸前嶙峋瘦骨跟着呼吸若隐若现,枢纽个个清楚地在手指上暴露,内里则感染着泥土与不着名的秽物。稀少的虾蟹鱼骨散落在脚下,蝇虫在侧飞舞,世人也混不在乎,偶尔才有人竭力挥手摈除一下,也无甚感化。
大明洪武三十一年蒲月,帝崩,十六日,皇长孙(朱允炆)即天子位,葬帝于孝陵。
“大事可期,大事可期矣”,张角抚掌而笑,以手指星笑道:“古有言:自古天无二日,尊无二上。现在有新帝星现于东南,汉室定不悠长”。
“角已得钟离县令与县中富户之诺,放粮施助县中饥民,诸位无忧矣”,声传四野,却又远近如一,雄浑醇厚,温之民气。
“二弟三弟且取出些符纸来”,张角对二人叮咛道。
“主强臣弱之相,有却悖当今之世,奇哉,怪哉,大哥,此天相将作何解?”,张宝凝目望天,面色冷峻,低声向张角问道。
“大哥脚程太速,总须等等我与二哥”,不远处又走来二人,着道袍,负青囊,手中八卦灯,满面怠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