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五,耶律德光从蓟县狼狈退出,逃往渔阳。
同泰二年三月,江烽率雄师御驾亲征潭岳,四月,梅况率军在彭蠡湖大破潭岳水军,蒲月初四,宋军入洪州,马氏自焚而亡。
八月,江烽重设安东都护府,统辖原唐前期时安东、靺鞨、熊津、哥勿州、辽城州、建安州诸都护府辖地,任命刘延司为安东多数护;设饶乐都护府,统辖原唐前期时的饶乐、松漠都护府辖地,任命高行珪为饶乐多数护。
十月,已经到达徐州的李唐朝廷授江烽九锡,江烽婉拒。
七月,襄阳萧氏、江陵高氏次第归附。
蒲月初八,宋军在抚州包抄蚁贼残部,秦权病死,林河、秦衡、林儒、孙道降。
至此,江烽给率军展开全面反击,三月廿一,宋军在束城、任丘一带大破契丹东路军,一举俘虏契丹兵两万余人,毁灭三万余人,耶律德光率残部狼狈逃回莫县。
周望率军在在姑苏大破越军,一举俘虏越军五万余人。
至此,宋军对契丹的胜势已经不成逆转。
呃,码字是老瑞爱好,不码字,不得活,以是明天老瑞也发新书了。
终究结束了,老瑞晓得本书必定会有很多兄弟不对劲,老瑞要持续写打契丹打沙陀打党项,也能再写上一百万字,但是我感觉在这个时候结束是最合适的,前期筚路蓝缕创业才是最成心义的,前期已经是大兵团作战,反而没多大写头,或者说更多的是气力的堆砌耗损了。
元泰十六年,江烽再改年号安乐。
*************
景泰九年玄月初九,李瑾产下一子。
十一月,李瑾有身。
四月十六,宋军会师于幽州州治蓟县。
八月中,山南军攻入隋州,在枣阳、唐城一线与襄阳军苦战,八月尾,克隋州。与此同时党项人与回鹘人东出潼关,袭扰陕州和河南道。
元泰三年,林河率雄师出塞,击沙陀、阻卜,并在小海(贝加尔湖)南突破黠嘎斯部,设单于都护府,林河任首任单于都护府多数护。
元泰五年,符彦卿、杨恒率雄师西出,在西州大破西州回鹘,光复河西走廊。
四月初二,宋军成德军光复易州,四月初八,平卢军与卢龙军合兵一处经范阳进兵幽州,而在东线,江烽亦率雄师度过巨马水,经固安进逼蓟县。
耶律德光亲率的东路雄师在武邑迟迟不能翻残局面,转道向东,意欲度过永济渠南下打击,但在永济渠遭到徐州大总管府北部水军的伏击,丧失惨痛,被迫重新回到武邑一线。
玄月尾,宋军班师。
三月十六,江烽带领雄师在前来声援的魏博军共同下,在武邑建议反击,正面一举击破耶律德光的主力雄师,耶律德光被迫撤退至河间。
一月十五,王邈率卢龙军、成德军在唐水一线与耶律倍契丹西路军苦战,后战事倒霉,契丹西路军操纵唐水大雪封冻,渡唐水,围攻安喜,不克。
本书也有很多遗憾,那就是没有把玄幻、汗青与王朝争霸融会好,这一点老瑞也是煞费苦心,但兄弟们的要求观点也不尽分歧,孰轻孰重,孰详孰略,让老瑞非常头疼,只能跟着感受走了。
安乐六年,江烽退位,传帝位于嫡宗子江彭,江彭改年号崇泰。
玛苏被俘献于帝前,帝临幸,十月后产下龙凤双胞。
同泰九年,江烽改年号元泰,立李瑾所产子李江彭为太子。
元泰十二年,蒙充率雄师攻占蒲甘,将大宋帝国国土推动到西海(印度洋),设南诏都护府,蒙充当首任南诏多数护。
仲春初八,契丹西路军在耶律倍的带领下与刘守光的卢龙军归并一处霸占安喜,而王邈与高氏兄弟、卢启明被迫后撤到无极至深泽一线死守,两边展开拉锯战,丧失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