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啥的,抢粮的呗,没看那些伪军身上都挂着麻袋呢,就是用来抗粮食的。姥姥的,瞅这架式是是要去宋家村吧。”
伸手摸了摸小红缨的头:“丫头,把792型的步枪弹都挑出来。”
胡义的话既有分量又有事理,马良无语了。罗繁华当即拥戴:“听到没有,老迈这话就是事理,咱从速躲了才是闲事。”
对于打土豪这件事,马良一向是持保存定见的,出于对胡义的信赖和尊敬,他毫不踌躇地参与了,却也不悔怨。固然炸了人家大门还死了一个护院,但全村的贫苦百姓有粮食了,现在这个季候,粮食就是命啊,值了。十五块大洋当时就被胡义分拨了,罗繁华四块小红缨四块马良四块,胡义留三块。此时马良攥着兜里的四块大洋,合计着甚么时候也要买本子,买笔,要识字。
靠近响午,太阳高高地挂起,一支步队由北向南,走在山谷中的巷子上。一行人两种打扮,鬼子一个班带队,伪军一个排跟着,美其名曰‘搜刮队’,实在就是抢粮小分队。
胡义大仗打很多,对于面前这支鬼子步队还真摸不清目标来路,罗繁华在中间看了会却明白了,开口道:“嗨,这是搜刮队,在黑风山四周我都见过好些回了。没事,咱就躲在这等他们畴昔就行。”
“没事,大不了躲在山后背等他们畴昔,先去看清楚环境再说。”胡义安抚住了身边三人的严峻情感,领着三人跑向前面的山包。
胡义等人早已行走在群山里,昨夜他们进了宋大户的家,拿光了厨房里统统的盐和吃食,翻开了粮仓,用长布口袋卷了几十斤粮食背上,从宋明尸身上搜出一把大眼撸子二十多发枪弹,外加十五块大洋。而后连夜分开宋家村,找个背风山谷露天里拼集睡了一觉,天一亮又向北方解缆。
马良被罗繁华的话噎住,却又不甘心:“他们人多,那咱现在不是有机枪吗,就算打不过,也得让他们脱层皮吧?”
趴在山头上察看了一会,那支步队近了些,终究能看明白一些细节。前头十四个鬼子带队,前面紧跟的是三十二个伪军,一色轻兵器,仿佛每个伪军身上都挂着麻袋。
比来鬼子在山里搞剿灭,补给压力大,派出很多搜刮队,四周汇集粮食。搜刮队一概是轻装,放弃机枪和掷弹筒,多带几条麻袋以便利行事。有伪军说此路向南有个宋家村,以是这支搜刮队顺道就来了。
胡义在讲武堂学习的时候打仗过这枪,国人都叫它‘大眼撸子’,是美国货m1911,海内很少见,以是枪弹不好搞,这是独一缺点。但这枪但是好枪,皮实可靠,点45大口径那可真是一枪毙命不含混,近烽火力最猛的手枪估计就是这玩意了。把它给小丫头,以防紧急关头本身照顾不到她的时候,让她保命用。
小红缨随声拥戴:“对,不能便宜他们。”
马良没话说了,小红缨剜了罗繁华一眼:“骡子,你就是个怕死鬼。我们八路军就不怕这个,大不了姑奶奶我……”
“哥,前头路上有鬼子。四五十个,正往南头来呢。”
听着胡义的话,这是同意打了?不但是小红缨,连马良也猛地镇静起来,立即过来帮手挑枪弹。
天终究亮了,宋家村里统统人都彻夜无眠。直到村里开端传出喧闹声,老妇人和那孩子才谨慎地翻开昨夜里被踢坏的屋门,发明四大袋子粮食被码放在门边,不由欣喜。孩子跑到大门外,看到村里人们正在前去宋大户家,或者背着粮食从那已经消逝的大门口出来,面色欣悦络绎不断。看来,偶然候遭一遭匪也不是好事。
这一带的山都是光秃秃的,为了能够随机应变,以是胡义让四小我分开谷中巷子,走在一边的山梁上,让马良这个腿快机警的远远走在头里探路。就将近走出山谷北头了,忽见马良急仓促跑了返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