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缨是最冲动的,自从父母捐躯后,那双贼溜溜的大眼睛里第一次变得清澈,垂垂贮满了晶莹,奔腾成欢畅的小溪,哽噎着仰起稚嫩的脸,向团长和政委敬了一个老练而朴拙的军礼,久久不放下。
村里的奶奶们为小红缨做了两双加厚的小布鞋,妇联的女人们为小红缨连夜赶裁了一身娇小戎服,三连为她改制了一条精美小巧的牛皮腰带,二连送她缉获的极新日军水壶,连续送她日式帆布挎包,政委给了她一支铅笔,牛大叔专门为她做了一碗长命面,团长抓耳挠腮揣摩了大半天,送了她一颗手榴弹。
本身已经窝了十几天,浑身发酸,练练也好。团里的任务摆了然是要管好这个小丫头,免得她兴风作浪,孩子心性好动,是得给她找个事做。以是胡义毫不踌躇地点了点头,“说得对,是得练习。”
胡义摸到了小红缨的脾气,以是用心这么说,即勾起她孩子的猎奇心,又用上了激将法。
小丫头闷着头,不断地玩弄着一身敬爱的新戎服,又从帆布挎包里摸脱手榴弹,玩弄一会再塞归去,停一下再摸出来,然后又装出来,终究还是闷不住了。“我说流鼻涕,你是死人啊?都当了班长了,为啥一句话都不说?你那哭哭啼啼的本事都哪去了?”
胡义正式成为独立团兵士,插手九班。但最令人诧异的是,九班的名册里还多了另一个名字‘常红缨’,这令全团大哗。
在团长和政委内心,这个九班,既是个改革所,也是幼儿园。团长非常佩服政委这个设法,同时又替政委弥补扩大了一下,将来凡是有刺头或者题目兵士,直接塞进九班,既便利办理,又省下了闹心,一劳永逸。
胡义内心明白,这个九班,就是息事宁人带带孩子,这份差事挺好,舒畅,舒坦,阔别硝烟。现在我也是八路军了,下次再见到苏青,我是不是该称呼她叫‘同道’?她对我的态度会窜改了吧?她那双丹凤眼如果能笑起来会是甚么样?从没见过。唉――
九班正式建立了,召开第一次班务集会,地点就在胡义的住处,场面么,能够描述为持重而庄严。三小我围坐在一张破木桌旁,大眼瞪小眼,谁都不说话。
刘固执黑着脸一声不吭,九班九班,被骗了,这是哪门子九班?一个是黑心小丫头电影,一个是百姓党逃兵,这不是用心寒噤人么,如果早晓得他是个百姓党的逃兵,打死我也不会找他来,可惜了我那四发枪弹了。唉――
小丫头一撇嘴:“他一个新兵蛋子,当个破班长另有脾气了,九班的事咱俩说的就算。”
听到这个号令,胡义波澜不惊,早就晓得会如许了,现在内心最体贴的是‘我的女人究竟在那里?’
胡义看着那双急不成耐的大眼睛,心想为了这孩子好,那就真该教她点东西,不为让她杀人,只为能让她在这烽火天下里多一丝保命的机遇。揣摩了一下说:“对准又不能打枪弹,刺杀练得再好你也打不过大人,是不是。我倒是能够教你练习点别的,唉,只是怕你一个小孩吃不了那苦。算了算了。”
小丫头公然入彀,当即一拍桌子:“死狐狸你别小瞧人,全团你探听探听,有我红缨吃不了的苦吗?你快说,我们练个啥?”
“这才几天啊?哪有这么快。如何也要比及通信员去师部的时候我才有体例啊。”停了一下,小丫头又道:“这回我也是兵士了,狐狸你说,我们是不是也该练习啊?你看人家都在操场上练,我们还在这没事干,闷死人了。”
这就是政委丁得一的一石三鸟之计。第一,刘固执不消再折腾了。第二,胡义毕竟是个百姓党逃兵,先安排在九班,给他一个过渡期间,渐渐适应八路军的节拍和环境,潜移默化地改革他的憬悟。第三,既然小红缨这孩子必定不会分开独立团了,那就不能再让她像匹野马一样整天疯,迟早会捅漏子,给她套上个紧箍咒才气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