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雷震子曰:“父王快些,不必久羁。”文王曰:“背着我,你细心些。”文王伏在雷震子背上,把二目紧闭,耳闻风响,不过一刻,已出了五关,来到金鸡岭,落将下来。雷震子曰:“父王,已出五关了。”文王展开二目,已知是本土,大喜曰:“本日复见我故里之地,皆赖孩儿之力!”雷震子曰:“父王前程保重!孩儿就此告归。”文王惊问曰:“我儿,你为何半途抛我,这是何说!”雷震子曰:“奉师父之命,只救父亲出关,即归山洞。今不敢有违,恐负师言,孩儿有罪。父王先归家国。孩儿学全道术,不久下山,再拜尊颜。”雷震子叩首,与文王挥泪而别。恰是:
向来莫道人间事,自古分离总在天。
非求度难伤本性,不为成忠贼爱缘。
临潼一别归西地,任你清闲择主投。
自古贤能周易少,臣忠君正助雍熙。
万民欢忭出西岐,驱逐龙车过九逵。
且说二将匹马抢先,只见雷震子怎生模样,有赞为证:
诗曰:
狠恶仿佛鹏翅鸟,狰狞浑似鬼山熊。
天降雷鸣现虎躯,燕山出世托遗孤。姬侯应产螟蛉子,仙宅当藏不世珠。秘授七年奥妙诀,长生两翅有风雷。桃园传得黄金棍,鸡岭先将圣主扶。目似金光飞闪电,面如蓝靛发如朱。肉身成圣仙家体,功业齐天帝子图。慢道姬侯生百子,称呼雷震岂凡夫。
雷震子回终南山答复师父之命。不题。
且说雷震子复上山来见文王,文王吓得痴了。雷震子曰:“奉父王之命,去退追兵,赶父王二将殷破败、雷开,他二人被孩儿以好言劝他归去了。现在孩儿送父王出五关。”文王曰:“我随身自有铜符、令箭,到关照验,方可出关。”雷震子曰:“父王不必如此。若照铜符,有误父王归期。现在事已火急,恐前面又有兵来,终是不了之局。待孩儿背父王,一时飞出五关,免得又有异端。”文王听罢,“我儿话虽是好,此马如何出得去?”雷震子曰:“且顾父王出关,马匹之事甚小。”文王曰:“此马随我磨难七年,本日一旦便弃它,我心何忍?”雷震子曰:“事已到此,岂是好为此不良之事?君子以是弃小而全大。”文王上前,以手拍马,叹曰:“马!非昌不仁,舍你出关。奈恐追兵复至,我命难逃。我今别你,任凭你去罢,另择良主。”文霸道罢,挥泪别马。有诗曰:
话说殷、雷二将见雷震子这等勇猛,何况胁生双翼,遍体风雷,情知料不能取胜,免得空丧性命无益,故此将机就计,转回人马。不表。
天数凑来谁个是,劫灰聚处若为愆。
且说文王母太姜在宫中思惟西伯,俄然风过三阵,风中竟带吼声。太姜命侍儿焚香,取款项演天赋之数,知西伯侯某日某时,已至西岐。太姜大喜,忙传令百官、众世子,往西岐接驾。众文武与各位公子无不欢乐,大家大悦。西岐万民,牵羊担酒,户户焚香,氤氲拂道。文武百官与众位公子,各穿大红吉服。此时骨肉完聚,龙虎相逢,倍增喜气。有诗为证:
人间万般哀苦事,无过死别共生离。
那店家听得是西伯侯,仓猝倒身下拜,口称:“大王千岁!子民肉眼,有失接驾之罪!复请大王入内,进献壶浆,子民亲送大王返国。”文王问曰:“你姓什名谁?”店东人曰:“子民姓申,名杰,五代世居于此。”文王大喜,问申杰曰:“你可有马,借一匹与我骑着好行,俟返国必当厚谢。”申杰曰:“子民皆小户之家,哪有马匹。家下只要磨面驴儿,清算鞍辔,大王暂借此前行。小人亲随奉侍。”文王大悦,离了金鸡岭,过了首阳山,一起上晓行夜宿。时价暮春季气,只见金风飒飒,梧叶飘飘,枫林翠色,风景虽是堪观,怎奈寒鸟悲风,蛩声惨切;况西伯又是久离故里,睹此一片风景,心中如何安乐,恨不得一时就到西岐,与母子伉俪相会,以慰愁怀。按下文王在路,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