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原心中暗喜,俄然道了声:“清原。”
“不成能……我清楚观想出了九重玉楼,坐落于玄都紫府泥丸宫内,清楚观想出了九重玉楼……”
莫非机遇应在南边?
他怔怔回了炼丹房。
他喃喃自语,蓦地一震,颤抖着想道:“大仙……大仙乃是混元大罗金仙,神通泛博,法力通玄,道行通天彻地,定能帮我……”
丹房当中,被火光映得大片赤红,热气如浪,万分灼烫。
但是封神榜之侧,另有一本白玉册子,约巴掌大,通体干净,上面有字,名作仙根册。
那白玉册子俄然翻开,连过十七八页,才愣住了。
炉盖翻开,上面是九牛二虎,皆是白面所成,白牛憨态可掬,二虎恶相毕露,好像生灵,乍看之下,仿佛活物。
大仙不在殿中,而殿门大开,也并未掩上,更无人看管,他能够瞥见那一柄煽火的扇子就在内里。
他观想出了九重玉楼。
清原便如坠入冰谷,浑身酷寒,止不住颤抖。他接连翻了很多页,寻不到本身的名字,心中愈发酷寒。
“咦,我那煽火的扇子呢?”
北斗主死,南斗主生。
他已晓得,再留在紫霄宫,或答应以听大仙**,能够旁观仙道文籍,乃是极大的仙缘造化,绝代福法。但他无仙根,无神命,照此下去,此生决然不成能踏上仙家门路,再大的缘法也是徒然。
清原看得出,这是大仙的笔迹,至于封神榜的感化,他倒也偶尔听过。
这品级数的仙家道祖,乃至可谓天道显化的真身,凡事适应天命,以六合轨迹而行。
炉火余温仍然非常炽热。
那孺子痛得死去活来,厥后还是大仙慈悲,动手施救,不过终究还是把这道童赶出紫霄宫,送回凡尘俗世之间,任其自生自灭。
他俄然身子一僵。
而他的这九重玉楼,仍然纹丝不动。
清原倒不甚在乎这些,他一心修仙,是要得道成仙,得以出青冥,入九幽,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清闲安闲,无拘无束。却不是要成为身后上榜,蒙受拘束的神灵。
“福薄?命薄?无仙根?”
炉火已经熄了。
炼丹炉旁,有个道童,年约十五六岁,长得端倪清秀,道气盎然。
清原不敢妄动,只取了扇子就要分开。
第一页鲜明写着:福薄命薄无仙根者,不入此册。
此乃上天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