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盒在黑檀食案上被一一揭开,巴掌大的小瓷碗内里浸了一枚肉丸,肥瘦清楚,汤水清澈,间中漂泊着鸡卵花,仿若春花盛放。“汤浴绣丸。”进食盒的婢子轻声将菜名儿说了一遍,便退身出屋。这道菜尚算平常,只是鸡卵花漂得新奇,味道也平淡。
女眷们自年节被突厥人这么一闹以后,少了很多集会乐子,百无聊赖至初夏,康宅的洗儿宴倒成了世人翘首瞻仰的一桩事。
及到康宅洗儿宴那日,门庭大开,道贺之人来往络绎不断。
一段琴曲渐消,婢子们奉上酒壶酒盏,自是康家自家的葡萄酿,另有活炙的鹑子“箸头春”奉上,欢腾的笛子正奏起江南的小调。
索庭转了转眼,将身边那位贵公子的神情瞧得清楚,忙道:“延都尉离长安久矣,如何能知长安现在的风采。”他向身边展了展手臂:“这位鄙人母家表兄,前日才自长安到的沙州,约莫还能同我们描讲一番。”
几次捶打成条,再蒸煮成的粉白豚里脊,撒上翠绿细碎的芫荽,唤作“白龙曜”,鲜爽弹牙;活虾掐头去尾,烤得半白半红的为“光亮虾炙”,制法简朴,可贵的倒是活虾;热烈昌大的“红羊枝杖”……
她在后厨领着十来个暂聘来的厨工忙得脚不着地。康达智果然有那本领,满沙州的,愣是叫他寻出了五六个自江南来的厨子,跟着风灵制那几道菜式。
孩子很快被送回米氏身边,回至后院,母乳仆婢们却不买那端庄名儿的账,仍旧“阿团,阿团”地叫着,因是风灵感觉他粉团团地惹人怜,先唤起了这个乳名儿,引得米氏哈哈大笑,故那些人跟着这么唤,也不怕自家阿郎娘子不悦。
如此,柳公子在长安城内,便是数一数二炙手可热的人物,然他到了西陲边疆的沙州,又岂是炙热可对比的,几近要成了沙州七月里的太阳,耀得人直睁不开眼。
再说那鼓乐,不但不见扫兴的胡姬伶人,连乐声也停了好久,再不拘末节的人,也渐觉康达智接待不周。
可惜到了正日子那日,风灵却不知她们将那些从她店铺内购走的绸料,穿成了如何的花团锦簇,也不知她们争奇斗艳的成果如何。
日中时分,羯鼓、琵琶、琴瑟、箜篌一齐止住,康达智请了诸位退席,一色的黑檀木食案,每案上一只天青色小瓷盏,盏内凉透了的青梅茶,微酸清爽,模糊似有婢女。
乳母抱了穿金裹银的襁褓出来,康达智遵循粟特族人间代行商的风俗,将一小块石蜜在小儿口中放了放又取出,寄意口蜜会道。接着当众宣了小儿的名讳,出人料想的是他却未替孩子起个粟特名儿,而是仿着唐人的惯常,取了定业二字。
康达智为沙州商户之首,身上有朝廷任下的大萨保之职,粟特贩子、市中同业皆来道贺自不必说。沙州头面上的人物几近也聚齐了,敦煌城的父母官张伯庸、沙州大族榜样索氏,亦携眷而来,连向来不喜聚饮欢宴的拂耽延,也是给足了面子,带着随向来了。
索庭身边一席坐着一名华服男人,唇边一抹嘲笑,悠然地执起青梅茶,小啜了一口。
张伯庸跟着笑道:“柳公子莫要藏掖,也好叫我们这些化外之人见地见地长安富强。”
世人的兴趣全叫那一道道精美新奇的菜式吸引住,各种心机、各方动静、恭维阿谀、蝇营狗苟,都暂搁在了一旁。
华服公子淡笑着推委,直说本身不过是一介俗人。席间心机矫捷的那几个已然醒过味儿来,索家大郎母家的表兄,柳夫人的亲侄,索庭与张伯庸又是那般巴结,只怕……只怕再无旁人,恰是兵部侍郎柳奭嫡子,柳爽。
早在大半月前,风灵在布肆便感知到了她们的火急,日日或切身或遣婢往她店铺中来,想尽体例刺探别家夫人小娘子们选买了甚么样的花色,甚么样的绸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