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烽烟江湖录 > 第一百二十九章 初探天一

我的书架

说着不睬三人,自行在“道藏”中抽了一本《太上琴心文》看了起来。李岩见状,也对张大通、韩琦点头表示。张、韩二人大喜,忙不迭奔行到“刀”部去看。不看不知,一看顿时惊呆,从数百年前的刀法巨著,到近些年的草创之招尽皆有之,另有一些“正一教”前辈对呼应刀法的评价,书厨当中无所不包。两人放眼望去,讲究极度攻杀的《噬魔刀》、讲究天人合一的《玄元刀谱》、讲究动静阴阳的《太乙明心斩》,这些江湖上失传已久的刀法应有尽有,乃至明教的《琉璃天斩》也有一些残章。两人商讨伏贴,拿起《玄元刀谱》一面检察,一面切磋得失。

常妙真没想到他会说出这么些话来,“哦”了一声,语气中多了些奇特,又道:“那你如何对待始天子平生?”李岩摇了点头,说道:“仅凭只言片语,又如何去评价一个千余年前的人物平生。何况当时人们对人间万物的认知与现在定然是有辨别的,企图以当前的设法去推断前人,也会有失公允。即便如此,我也以为始天子也做到了一名天子的极致,平六国、驱羌胡、建长城、书同文、车同轨,辟土开疆,威凌天下,又能勤政矜持,都能够为是不世之举。但是对这些事迹,秦有秦的派头,六国有六国的态度。以秦来看,六国王族骄奢淫逸,国力日衰,自当灭之;六国遗民却只见亡国以后饱受苛虐,从未被看作新朝之人,焉能不怀恋故国,举旗而反。始天子在时,他自能赛过六国兵变,一旦他不在了,事情又岂能尽在他掌控当中。常有传言,‘******二世而亡,我却以为,秦亡并非天定,而是天灾。”

楼梯旁的两名保卫见到常妙真引了外人上楼,神采却没有任何窜改,恭敬一礼,足见她的身份职位。常妙真向两人点头表示,这才引三人进入二层。从第二层起,想要看书便要进入流派以内,而流派之旁也增加了保卫。如此一向上到四层,常妙真这才止住。

张大通、韩琦闻言,都明白岳阳的地步。昨日里还跟你一起称兄道弟的人,本日见了面又是施礼又是喊你“师叔祖”,当真不好过。李岩倒是如有所思,说道:“‘正一教’家大业大,分歧于小门小户,现在有张真人如许的大宗师坐镇当然不会有甚么题目,即便有甚么样的冲突,在张真人声望之下也能安闲化解。但张真人毕竟会化鹤而归,到了当时又会如何,是否另有人有充足的声望能服万千教众呢,谁也不知了。毕竟是靠‘人’来管理教派,还是靠‘法’来管理教派,常师姐想必已有定夺,故第一步重订‘高低尊卑’,以后定然另有呼应法律传出,让教众各守其职,如此‘正一教’才气即长且久。”

常妙真说道:“这一层的秘笈除却属于正一宗门武学,三位能够随便旁观。四层之上,肆意一部秘笈放在江湖上都足以掀起一番风波,还望器重此次机遇。如有看得上的,我能够找人誊写给你们。以慰各位远来辛苦。”凌云以剑法称雄于世,所藏刀法未几,张大通练习“丛云刀法”碰到瓶颈之处也只能自行揣摩,直到厥后碰到“劫海刀圣”叶真才算有所进益。此时看到“刀”橱上的秘笈少说也稀有十册,岂能不怦然心动。韩琦虽所知刀法很多,此时见猎心喜。两人不约而同望向李岩,看他如何定夺。

李岩倒是有些担忧,事情未有成果之前,常妙真俄然对他们这般好法,并不见得是甚么功德,甚或有赔偿之意也说不定。想到此处,眉头不由皱了起来。常妙真却道:“这是三位的机遇,得来不易,还望莫要错过。终究会获得甚么,会落空甚么,谁也不知,是以又何必想太多,做好面前能做、当作之事便是了。”

推荐阅读: 极帝风云     我家有只废天使     我的姥爷是盗墓贼     大唐:悟性逆天,你才八岁就成了帝师?     神宠哈士奇     春风二十年     穿书后我靠演技洗白     刺情     娇女谋     逆仙之劫天剑     御冥人     重生星光璀璨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