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今后,即玄月半,送子仪仗大队与韩熙载汇合,浩浩大荡开进广陵城府,将替代之婴孩送呈其上。若未被戳穿,则觉得万幸;若为之遭斥,则冯延巳早已回至西都躁动东都故作弃婴而又代婴之事,定激得徐翁兴事以代吴。大家皆依计行动,万不敢有半点差池,只求上天垂怜,保得卿卿性命。
时南吴天祚三年(937年)七月,篡位之变一触即发,徐知诰立召其宗子徐景通及其亲信周宗回守西都金陵,待机会成熟,当即举旗谋反。
南唐之前,南吴占有江宁属地,太祖杨行密采取建国功臣徐温“选贤守令、劝课农桑”之谏,让江淮地区公私富庶,也为杨吴政权奠安定之基。太祖薨后不久,徐温,这位杨吴太祖昔日之“亲信”,便获得了一系列权力斗争的胜利,渐握吴国实权。
七月初七,正赶上乞巧节,金陵城内张灯结彩,人头攒动。市街上摆放着诸多外型新奇的乞巧果子,有如持笏捧物之门神,号“果食将军”,亦如飞天起舞之仙女,称“果食巧姐”,另有精美女红,家具玩物,适口花瓜,仙药丸子等,非常应景。
冯延巳道:“都说文人相轻,宋大夫不过是容不下后生的文才罢,罢了罢了,我紧着要去徐府道贺,不如一同前去,此次让您老也显显技艺?”
是日失婴后,仪仗队之四头子便达成分歧,任凭冯延巳安排:据预算,仪仗大队从西都金陵解缆,按大礼之制缓行至东都广陵,普通行进需三四旬日可达到,现在朝所到之徐陵已用去整三十天,是以,该计之关头则在于两点:一是时候节点的掐算,二是调派职员的严格履行。
紧着,另一具马车上也一样慌乱起来。
七月初九,东都广陵传来圣谕,诏曰:“时逢七夕,飞星传喜,重华以降,潇湘如临,天之授意,朕之为欣。今遣特使,护返东京,令达而下,以谢天荫。”
宋齐丘当入时正听其缓缓念来:“鹊桥仙,乞巧一旬歌一遍,再拜陈三愿。一愿父母千岁,二愿情郎相伴,三愿吾国风雨顺,家乐永团聚。”世人皆捧。
且说这天下诸事,怎一个“巧”字了得:后唐亡国之日,亦为南唐建国之时。
木鱼子曰:月落乌啼霜满天,织女许下三般愿。牛郎偷走神仙豆,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千里姻缘一线牵。郎骑竹马那边去,半夜钟声到客船。
忽闻阁房传来一声高喊:“名娥皇,甚好!”继而又起一阵雀跃。
本来,这“冯撒子”之计一言以蔽之,曰:“拖”。
转头诘问那双婴孩的下落,因妖风作法盗婴乃乌梅仙姑惯用之计,不难猜想定是那黑衣黑袍黑面纱的黑姑姑抱走觉得神山之嗣去了。
宋齐丘口中之“冯撒人”者,便是自号“广陵散人”而被誉为“吴中第一文臣”的冯延巳。
宋齐丘此时也没了声音,冯延巳便将其拉至一旁道:“失子之罪,重矣。若此时回禀,必遭西都科罪,且不谈官名,就连性命恐也不保。然东都势微,西都势大,策反之心早已有之,此次送子渡江也不过权宜之计,迟延举旗自主之日罢。今吾有一计,既可保我等之命,又能扬我等之名。”遂踮起脚,靠近宋齐丘耳边言起私语来。目睹宋齐丘这块硬骨头也不得不默许,冯延巳更加果断了此计可行,便拉拢徐铉、韩熙载一道,四人合力策划。
徐景通乃言:“此即杨溥君狗急跳墙、猫急上房之举,还请父亲示下,是否不予理睬?”徐知诰思忖半晌,言问之周宗,乃答曰:“今大局不决,大事未了,父父子子君君臣臣,若置之不睬,恐东都言论动乱。莫不如顺其意而行,一则大要安抚,以显我顺天承运之襟怀,二则顺势迟延,以待年底军阵轮换之机,三则里外照顾,暮年曾委曲徐翁之女嫁与无能太子为妃常待东宫,今如有一双后代相伴亦可聊表安抚。况东都虽文臣聚守却武将难寻,量其不敢冒昧。待羽翼大成,伸佐弥众,举天下事可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