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路艰险,任重道远!
没等卡尔森特上校说完,现场观战的巴斯顿教、学员们已经迫不及待地击掌相庆了,仿佛被寄予厚望的二年级“怪牛”已经为他们博得了一场光辉的胜利似得。
见魏斯这般气势,国字脸的诺曼学员脸上暴露了讶异之色。
对于接下来这一回合的行动,魏斯迟疑很久。若将两支矫捷军队调派上阵,必然能够起到立竿见影的结果:一边是筑牢防地,抵挡住仇敌打击,一边是锋利反击,将敌方登岸军队赶下湖去。但是,如许做仍然没能阐扬出“半渡而击”的抱负结果,特别是在敌方援助火力占优的状况下,纵使博得阶段性胜利,支出的代价也会让红方在前面的作战中不时面对捉襟见肘的窘境。
听完以后,卡尔森特上校的眼神中闪过一丝错愕。不过,作为兵棋推演的主裁判,他是不能作出任何明示或表示的。
从守军伤亡环境来看,固然还没有任何一处阵地被敌手冲破,但蓝方投入了强大的炮兵和勇猛的步兵。如果魏斯没在防地火线摆设矫捷军队,或是前面两轮为了应对敌方登岸军队而将这些矫捷军队抽调走,那么现在就该堕入进退两难的地步了。
来得这么快?
兵员耗损过半的阿谁步虎帐,魏斯直接将其拉回到慕德港,插手港口的岸防军队。根据史料,当时慕德港西岸有一炮垒群,安设了诺曼帝国出产的轻重火炮数十门,除非投入重兵,水陆齐攻,不然很难在短时候内篡夺港口。
魏斯微微挑起嘴角,劈面的国字脸,公然是个战术思惟大开大合的猛人,不等登岸军队凑足人手就抢着进犯港口,并且还是夜攻。没准,他离胜利只差一千人马,但不管差的究竟有多少,成果都是一样的……
“有点严峻,嗯?”卡尔森特上校来到魏斯跟前。这一轮,他已经先问过了诺曼学员的战术安排,以他的见地和才气,当然很清楚魏斯正处在一个非常首要的决定点上。
好戏渐入飞腾!
这是他们两小我光亮正大、公允对等的战役!
你猛,我比你更猛!
魏斯迟缓而果断隧道出本身的战术安排:从位于安特瓦尔河防地火线的矫捷军队调出4个步兵团,在防地守军的策应下对劈面之敌展开夜袭。夜袭的方向是敌方白天进犯线路的侧翼,4个团全数渡河,进犯挨次和线路一如拳手挥出的勾拳,担负拳头的团终究砸在安特瓦尔河以东35里、蓝方军队用于囤积火线物质和调配辎重车辆的村镇。
裁判组的推演计算时候,跟刚才那一轮相差无几。推演者和观战者很快等来了关于战局停顿的动静:蓝方登岸军队遭到毁灭性的打击,除少量突围进入四周的树林外,其他均被红方毁灭,慕德港的战役也随之落下了帷幕。为了这个逆转性的胜利,红方支出了7000人的代价。
战役开端后第10天第1回合,红方重兵戍守的安特瓦尔河防地被蓝方攻破,包含驻防两座要塞的数千兵马,总数近2万人的红方守军开端后撤。从安特瓦尔河往西,穿过鲁瓦尔丛林,便是瑞恩城地点的瑞恩河谷平原,将鲁瓦尔丛林作为预备防地乃是独一之选。
上校点点头:“那就请吧!”
魏斯用心不去看劈面的国字脸,而是持续用演技派的气力让敌手感觉本身慌里镇静。这个时候,只要裁判组以及坐在本身这一侧的前排观战者,能够从本身的排兵布阵上看到战局的转机地点。
同一个回合,蓝方登岸军队持续增兵,已登岸军队的范围,裁判组供应给魏斯的是个不精确的“窥伺数字”:3000-3500人,40-50门野战炮,200-300匹马。在落空突袭机遇的环境下,若以敏捷攻取慕德港为目标,登岸军队的总范围应在6000人以上,并且兵力越多、掌控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