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昌就提及朝事,“明天早朝时,皇被骗庭提起了乾王殿下遇刺的事。说是大皇子殿下离京前,亲身从战俘头领口中鞠问出了刺客的身份。那些刺客,是为了救援战俘头领,重金打通了东北边关的一起胡匪,乔装假扮成回京的商队,暗中尾随东北大营的兵将上路。
李子昌对劲而笑,说完朝事,就和谢氏提及家事来,“刚听李福说,族里的年礼明天就会送来。你清算个客院出来,好好接待族里来的人。”
等乾王殿下出宫后,就传出殿下已经销假,又接了彻查胡匪的差事。
宿世澧县李氏大摆宴席,庆贺老太太刘氏的七十大寿和李子昌入阁,当时谢氏因无所出而受尽刘氏刁难,李子昌却不闻不问。
那婆子人称刘婆子,闻言却似听不懂,只笑着道,“不敢当您这话。老太太身子好着呢,唯独操心妙蜜斯、娟蜜斯。奴婢要来送年礼,老太太就想到了您,命奴婢护送两位蜜斯来您跟前长长见地。”
谢氏嘲笑,“胡匪年年有,本年特别多。”
澧县李氏这一支共四房人,李子昌行四,其他三屋子孙不济,尽数待在澧县族里打理碎务,并无人退隐。
李英歌想起宿世见闻。
刘氏这是先斩后奏,直接送人上门了。
她已经回正院当差,现在看到来人阵仗,之后果李英歌大好的好表情顿时往下沉。
李子昌解释道,“此次送年礼的除了管事,另有母亲派来问安的两个小辈。大抵是传闻乾王殿下遇刺的事,特地派人来问,这事总要知会我一声。转头族里人问起,你出面说道两句,好让族里放心。”
杨妈妈就笑着引见,“夫人好记性,恰是三房的妙蜜斯和娟蜜斯。当年回澧县给老太太祝寿时,两位蜜斯还小,就跟着她们的姨娘坐席,没往老太太跟前凑,也难怪您一时没认出来。”
如果没有萧寒潜,李子昌对“她”的慈爱能有多少至心?
李英歌没法对这个便宜父亲生出靠近之意。
连络之前关于五皇子的流言、启阳帝和几位皇子御书房密谈的事,就知启阳帝这必然论,是为了转移冲突,剑指东北边关。
刺客紧盯死追,发明乾王殿下另领密旨,押着战俘头抢先行急行回京,这才伺矫捷了杀手。
启阳帝不想让东北边关好过,却想让宫里、都城过个和乐好年。
谢氏挑眉,和杨妈妈互换了个眼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