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福是李子昌的人,他不给力就是李子昌没脸。
李府属清贵,而联婚是最快最有效的手腕。
女儿不傻了,她更要将李府内宅紧紧把在手中。
姨娘们住在群芳院,西偏院无异于李府内的冷宫,谁出来就别想再翻身出来。
皇后多年夙愿得偿,将二皇子推上了储君之位,启阳帝转头就宠幸起明妃,更把六皇子带在身边教诲,不亚于明晃晃的打皇后和太子的脸,这是仍在和皇后暗斗,暗搓搓地打擂台呢。
李姝的夫婿康正行恰是豪门出身的前科榜眼,康正行的座师是李子昌的同科,李府这才气榜下捉壻,为李姝定下康家这门婚事。
启阳帝初即位时还常流连后宫,六皇子是最小的皇子,厥后又有低分位的几个宫妃生下三两公主后,恰是启阳帝和皇后暗斗揭幕,以后启阳帝甚少过夜后宫的事,连朝臣都有所耳闻。
六皇子的生母是四妃之一的明妃,明妃徐氏是太后的娘家侄女,虽不见得太后待她有多靠近,但这重家世到底分歧,这些年模糊有启阳帝独宠明妃的传闻。
当年谢氏无所出,大姨娘生下庶宗子李锵,三姨娘在李英歌以后生下庶次子李铨,没少公开里给李子昌吹枕边风,往府里安插本身的人手。
谢氏明白李子昌的意义。
谢氏撇嘴道,“礼部官员江郎才尽了,还是宗人府的宗人令年纪大老胡涂了,瞧这封号定的,还是乾王殿下的封号叫着顺口,寄意又好又大气。”
“现在局势一变,人到用时方恨少啊。”李子昌感慨了一句,正色道,“现在恰好先拘着妙儿和娟儿学一阵子端方,等来岁春闱以后,再放她们出来,本来也不急着给妙儿订婚事,不过是先放出风声,看有没合适的人家能入眼。现在……你先把锵儿的婚事看起来罢。”
启阳帝即位十一年,朝中权势较着分为三派:勋贵、清贵和豪门。
甚么差事,都比不上手中有兵权,门下有人可用。
中年天子青年太子,半道换储君的事,史上可很多见。
“大皇子殿下和三皇子殿下的封号已经定下来了。”李子昌对谢氏的灵敏还是很对劲的,捋着修得整齐标致的短须缓缓道,“大皇子殿下封武亲王,三皇子殿下封和亲王。皇上已经着外务府制定日程,武王殿下、和王殿下一等过完元宵,就于十六日吉时出宫入亲王府。武王府、和王府比邻而居,和乾王府也不过隔了两条巷子。”
谢氏嫌弃武王、和王太接地气,当着领礼部尚书衔的李子昌就敢这么埋汰。
李子昌和谢氏在一起,能平心静气谈的不过是家事和朝事。
当年萧寒潜封亲王,但是启阳帝亲身拟的封号。
李府乃至澧县李氏的女儿都太少了,但要府里再弄几个庶子庶女出来谢氏不肯,李府也等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