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献谁啊?”倭仁问道:“是议政王吗?”
“是如此,确系传闻,並无实据。”
“都没有。”蔡寿祺这下答得很利落,“卑职??????不过传闻言事罢了。”
“不过传闻罢了。”
倭仁接过朱谕,先看了一边,内心一惊,只见内有别字与辞句不通之处,内心想着这如何能行呢,但是,不念又不可,只好先为她检点一遍。
那书法非常低劣,真如小儿涂鸦;把“事”写作“是”:“傲”写作“敖”:“制”写作“致”。另有错得很费解的,“似”写作“嗣”,“之”写作“知”,“暗”写作“谙”。
这个主张是不错的,蔡寿祺的原折中,即有以醇郡王代议政的涵意,现在醇郡王就成了一个关头人物。只要他的态度能够廓清,才有助于恭亲王职位的稳定。
慈禧太后又想到了办洋务的总理互市事件衙门,那是个要紧处所,文祥比较靠得住,便特别作了唆使,责成他卖力。又想起召见、引见带领押班的王公,叮咛派惇王、醇王、钟王、孚王四兄弟轮番。
“这顶多也就是闹起个家务事儿?”惇王随口一说。他这是在切口;慈禧太后不该召见内阁,应当召见近支王公来筹议。
两殿两阁四相,论资序是武英殿大学士贾桢、文华殿大学士官文、体仁阁大学士周祖培、文渊阁大学士倭仁,贾桢入闱。
“你们都闻声了??????”她问:“我们姐妹没有冤枉恭亲王吧?”大师都不出声。
为了不肯显出她无筹办,随即答道:“军机上很忙,你们大师经心办理吧!”昨晚没睡好,脑袋还含混着呢!
“传闻……,薛、刘两位都是有了贡献。”
“这得拿证据出来,你是有人证,还是物证?”周祖培第一次发言,
“传闻在‘总署’行走的薛大臣和陕西刘中丞,有此究竟。”
等他念完,个个内心警戒,女主之威,不成轻视。也就是这一念之间,恭亲王还未出军机,慈禧太后的权威已经建立了。
在坐的应当是周祖培为首,但已经奉旨由倭仁主持,因此由他起首发言鞠问。
倭仁请旨:“恭亲王差使甚多,不成一日废弛,请派人接办。”这一点慈禧太后还未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