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是慈禧太后先用天子的名义,为本身加“徽号”,作为起端,由军机承旨,发了如许一道上谕:
慈禧太后特别礼遇“痘神娘娘”,用皇太后的全部仪驾鼓乐前导,引着九条纸扎龙船,以及无数纸扎的金银财宝,送到大清门外,那边已预先搭好一座土坛,“龙船”奉上坛去,由惇王领头行了礼,然后举火燃烧。(未完待续。)
除了尊崇太后,推恩臣工以外,另有对鬼神的崇功报德,在十一月月朔诊断肯定为天花那天起,慈禧太后就按照外务府的建议,在大光亮殿供奉痘神。
这些观点,两宫太后自是毫无所闻,亦毫无所知,所看重的还是天子的天花,以为伤害未过,唯在普施恩泽,感化天和,犹之乎官方所说的,“做功德,积阴功,”庶几逢凶化吉,罹难成祥。
这是直接示惠于恭亲王。
空出来的一个缺,与尚书划一,为“八卿”之一,慈禧太后问恭亲王:“你看补谁呀?”
以后就是“弘德殿行走”诸臣及南书房翰林,亦各蒙荣典别的“统统王公及京外大小官员,均赏加二级,京师八旗及各营兵丁,均赐给半月赋税”。凡此都表示“行庆推恩至意”。
再有两个升官的,就是太病院的摆布院判,李德立以三四品京党候补。庄守和以四五品京堂候补。
魁龄曾在七月尾由恭王保荐,升任工部尚书,已经拟旨奉准,就因为停园工之故,天子一怒收回成命,现在到底当上了一品官儿了。
因而,“天花之喜”所带来的忧愁,反而搁在一边,担忧的是天子的体质。而真正体味“病情”的,却又有难以言说的隐忧,感觉天子的病情,要比已知的景象严峻很多,李德立如此处方,便隐然存着卸责的余地。
第三道恩诏是惠及犯人:“奉皇太后懿旨,统统刑部及各省已经结案监禁人犯,除情罪严峻,及常赦所不原者外,着军机大臣会同刑部,酌量轻重,别离请旨减等发落。
王公亲贵以后是军机大臣,都赏戴双目炫翎;再下来是外务府大臣,或者赏双目炫翎,或者赏“宫衔”,或者二者得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