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安和宫以外的处所,李尚宫管不着,但是有能管着的人――宜兰殿的闵宏闵大总管下了狠手,拿住几个说闲话的打了板子,算是把这阵流言给杀住了。
一旁李虞的几个亲信心机各别,此中一个小声问:“莫非我们还得把那些账平归去?”
闵宏说:“这田校尉比武得了第一,今后皇上怕是还要重用他的。”
宫外头整治宗室亲贵还没完,宫里头就闹出了一桩事。
已经吃下去的肉,谁情愿再吐出来啊。
眼下宫里能出油水的大事就那么一桩。
这事儿大师心照不宣,不必明说。闵宏既然也从平分润了好处,就不会去坏旁人的功德。都说寺人没德行,但大多数人还是挺讲信誉的,收了钱,那就意味着闵宏也坐到了一条船上。
到时候说不定自家公主的名声都得被带累了。
这些质料都金贵得很,不管是缎子、款项、宝石珠玉等等,前后都有两个清单,另有专人卖力保管。凤冠上要镶的珠子,那是有一颗算一颗,倘有丧失破坏,那是要问罪追责的。
不过他也有话让这个寺人给李虞带归去。
这事儿都谁都不乐意。
话就一句。
不管私底下宫人们如何想,又或者会不会在夜里枕头边悄悄群情,起码明面上统统承平。
这些话李尚宫也传闻了一些,总之都不是好话。
李虞本年都四十了,再过个二三十年,那会儿他都甚么年事了?是不是还活在这世上都不必然呢。再说,到时候这位驸马还能为了眼下这旧账跟他们计算?
“李公公,闵公公这话是甚么意义啊?”
李尚宫又转头叮嘱桂圆:“我们宫里头的人,你也要多多上心,别叫她们闲着嚼舌头。”
那中年寺人把这句话原封不动一字不改的传给了李虞。
内宫监的好些人没发成预猜中的财,感受象是丢了家传的金元宝一样,难受的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香。
李尚宫疾言厉色,豆羹点头如捣蒜:“是,我听姑姑的,我必然稳定说。”
也不晓得甚么时候这珠子被人做了手脚,内里薄薄的一层看起来珠光圆融,但是把外头薄薄的那一层壳蹭掉以后,内里可就不是这么一回事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