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日见过给你挑出的伴读了?”
殿里服侍的小寺人见皇贵妃携两位皇子到来,先是清咳一声,给世人提个醒,以后忙上前请了安。
暗里,佑哥儿见了娇娘老是要唤上一声姨母以示靠近,可在明天的场合,他倒是有所收敛,神态语气虽是靠近,称呼上倒与凡人偶然。
为皇子遴选伴读,自是一件大事,娇娘天然不会自作主张,起初便已被戚望之提点过,故而人选已定,坐上高位,目光冷酷的扫了一圈,在一个穿青色锦缎的小少年身上打了个转,便含笑让他上了前,问道:“在家中可曾读过甚么书?”
“见过了,儿臣瞧他们都是好的。”戚华璋弯着眼眸,嫩声嫩气的回道。
命人送了这些小少年出宫,娇娘便要带着两个小家伙回昭阳宫,却见殿外高贤候在了一旁,并说皇上召二皇子过雍阳殿。
戚望之嘴角勾了勾,笑骂一句:“你小子倒是把这些记得牢。”
戚望之牵着戚华璋的手走出了雍阳殿,领着他一步步的走向最高处,能够了望到京都最繁华的处所,抬手一指:“这只是一部分,昭儿,你可明白父皇要交给你的是甚么,不是口中轻飘飘的万里江山四字,而是这天下,今后,这全部天下都属于你,属于戚华璋一人,你……万不成孤负朕。”这番话,戚望之不止是以一个父亲的身份,更是以一个帝王的身份道出。
戚望之抬手敲了敲桌面,薄唇略一弯,说道:“这三哥,一个是大理寺卿之子,一个是宗人府丞之子,另有一个是九门提督之子,当然是好的。”
佑哥儿率先反应过来,挺着胸膛,带着小火伴上前规端方矩的见了礼,礼节不差分毫。
戚望之看了他一眼,悄悄一哼:“你都明白甚么了?”
戚华璋见母妃竟先给大哥挑了人,生来就霸道的性子让他生了几分不悦,小嘴不由一抿,有些委曲的看了娇娘一眼。
元哥儿不比佑哥儿本就是皇亲,生母又与娇娘同母所出,经常于宫中走动,他虽晓得皇贵妃是本身的姨母,可也知在姨母的身份上边,另有一个皇贵妃的身份,见皇贵妃唤本身上前,忙走了畴昔,又是见了一礼,神采间非常恭敬,模糊还透着三分惶恐。
话一出口,大殿上一些小少年便暴露幸灾乐祸的神采来,早在家中时,他们被已被叮嘱此行的目标,皆是奔着二皇子伴读的身份而来,且已听家中长辈说过大皇子的处境,故而那等沉不住气的,不免失了态。
“都是父皇教的好。”戚华璋抿嘴一乐,以后又正了正神采。
见戚望之合上奏章,戚华璋才迈着小步子走上前,灵巧的的接过他手中的笔,放在了朱红的笔架上。
戚华璋黑亮的眸子子一转,便回道:“父皇为儿臣遴选的这三人,父辈皆是在朝中任职,而大哥的四位伴读,倒是祖父在朝中任职,父辈倒是无高文为。”
娇娘见佑哥儿被姐姐教的甚好,不免笑了起来,伸手摸了摸他的头,说道:“你倒是更加的聪明了。”
许是在家中时已被长辈教诲过,一个个倒甚是守礼,几人能一团,低声说着话,皆是一副小大人的模样,英亲王府的佑哥儿在这群孩子中较着身份更加贵重,身边呼呼啦啦的围了一群,他性子活泼,又常常跟着他生母入宫,故而不见拘束,漂亮的小脸挂着笑容,正伸脱手比比划划,惹得四周的孩子皆是睁大了一双眼睛聚精会神的看着她。
佑哥儿因跟着生母去昭阳宫,与娇娘自是熟稔,见姨母问话,也不拘着,只笑眯眯的说道:“回娘娘的话,母妃说您近些日子要为两位殿下遴选伴读,怕是要忙上一阵子,故而不便来叨扰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