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华公主笑着说:“之前倒的确在别苑赏花,只是繁华驰念曾祖母,本日就回宫了。”
站在身侧的夏嬷嬷立即端着盘子上前,陆五娘看了一眼自家母亲,获得首肯后才收下盘子上放的盒子,同时再度拜谢犒赏。
阳和公主起家后笑着说:“只是怕扰了祖母的清净。”
繁华公主嗔笑道:“好呀,合着曾祖母本日留下我,是要我出血呢。”
“这是你家大女儿吧?”
阳和公主立即笑吟吟地说:“回祖母,这丫头虽是我和世子的长女,但陆家这一辈女孩颇多,遵循序齿排下来,她恰是五娘。”
卢大娘子闻言眨眨眼,一双杏眼咕噜噜转,透出一抹灵动和滑头,她笑眯眯地上前施礼:“臣女见过太皇太后,见过阳和公主,见过繁华公主。”
卢大娘子一愣,不过她反应极快,立即将手上茶青色的玉镯取了下来:“如果繁华公主不嫌弃,那我就托大,称呼您一句侄女了。”
繁华公主只是扫了一眼,目光就落在了临川郡主身边的女郎身上。
“也罢,既然阳城姑姑都这么说了,这枚簪子就当见面礼吧。”
繁华公主和阳和公主同时起家。
太皇太后笑着说:“不愧是陆家的孩子,你也教养的好。”
孟淑妃和李皇后同谋,固然在最后关头见势不妙立即背叛了,却也死于那场政变当中。
太皇太后的语气也多了一分靠近:“你若喜好,一会就带些归去。”
太皇太后睨了繁华公主一眼,笑眯眯地说:“阳和,你家大郎本年多大了?”
陆五娘有些不知所措,她看朝阳和公主,阳和公主无法地点点头,陆五娘这才收下了繁华公主的见面礼。
卢大娘子干脆地说:“只要你来,我自会接待你。”
两人谈笑了几句,这才落座,此次繁华公主并未坐在太皇太后身侧,而是坐在了阳和公主下方。
“十三岁了。”
顿了顿,女孩微微一笑,脸颊两边多了两个敬爱的酒窝:“倒是臣女的两位兄长,读书非常勤奋。”
比起如坐针毡的阳和公主,临川郡主看着就安闲多了,有婢女奉茶,临川郡主抿了一口,就笑着和太皇太后说:“还是您这里的老君山味道最醇厚。”
阳和公主赶紧谦逊了几句,恰在此时,有寺人禀报,说临川郡主来了。
繁华公主站在中间,阳和公主意礼结束后,她上前朝阳和公主施礼:“繁华见过阳和姑姑。”
虽说公主女天然是郡主,可实际上阳和公主身份多有难堪之处,她有一个谋逆的母妃,固然淑妃最后背叛了,可从太皇太后和重景帝的角度来讲,还是不待见阳和公主。
阳和公主带着身边的女儿向太皇太后施礼。
太皇太后听了又问:“读书了吗?”
阳和公主一噎,还没来得及说话,就听繁华公主问自家女儿:“除了女则,常日里还读些甚么?”
阳和公主连声道:“这是不是太贵重了?”
猝不及防下,繁华公主竟是一愣。
临川郡主听后微微蹙眉,她进宫时并不晓得繁华公主也在宫中,天然也不成能让女儿带甚么见面礼。
繁华公主仿佛踌躇了一下,最后竟直接从本身的发髻上取下了一枚红宝石簪子。
繁华公主此前并未给阳和公主家的表姐下帖子参与花会,盖因为这位陆五娘年纪太小了,就连拿来当挡箭牌都不敷。
这卢家大娘子明显还比繁华公主小两岁,低半头,现在却端着架子,做出一副慈爱的模样,笑眯眯地将茶青镯子放在繁华公主手内心。
只是收个见面礼,阳和公主就感觉头疼了,刚好太皇太后问到陆五娘常日都做些甚么,阳和公主赶紧道:“不过是学些女红,做个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