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面带笑意地应了,接过茶盏润了润喉,瞥眼瞧见他手里捏着份奏折,问道:“方才有人递牌子请见了?”
宜阳抬在虚空的手指顿了顿,少顷,又点着鱼儿接着数,1、2、三……九——她已经有九日未曾见过陆禾了。
“殿下,臣有句话不知当说不当说。”
侍女从未见过自家殿下这般呆傻的模样,实在憋不住,谨慎翼翼地抢了句:“殿下……不是第九条,这是第二十条了。”
“此事无需你说,我也晓得。”
池良俊悄悄一笑:“怀思公主当时身为德宗天子的掌上明珠,深得帝后宠嬖,即便狄岚身份被戳穿,若怀思公主为之讨情,帝后怎会不允,更不会使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憾事产生。”
李顺德忙将折子双手呈上,哈腰笑道:“瞧奴婢这记性,一晃神的工夫便忘了洁净。陛下克日身材才见好,宜阳殿下先前叮嘱奴婢,警省着些,莫让有些个不晓事的臣子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滋扰了陛下。一刻前礼部刘大人在殿外等待召见,奴婢瞧见了,便多嘴问了句,想来宗亲婚嫁之事陛下只过过眼便好,那里得劳动心神?”
信手抽了本奏折,倒是赈灾大臣连旷达所递呈。
“殿下觉得——当年狄岚是因何而死的?”
李顺德垂首应是,又听天子问道:“宜阳府里新任的侍讲学士如何?朕见她前几日进宫,瞧着没之前安闲欢愉了,莫是端方严了些,拘着她了?”
宜阳心急之下忙问道:“厥后呢?”
时近年底,各州监察御史先掉队京奏对,使远在信都的天子洞察秋毫明辨时势,又有戍边兵士粮饷与御冬衣物待朝廷拨发,也免不得甄选身居要职又不涉党争的大臣亲赴边陲代朝廷犒赏兵士。近的有冬狩需得购置,远的有正旦后的宗试需得劳累,淳祐帝是以忙得席不暇暖。
“厥后——”池良俊无声地笑了笑,长身喟叹后才缓缓道,“文贤皇后扣问怀思公主为何俄然转意转意,怀思公主不及思考便将手书与喜服的事说了出来。文贤皇后听罢,喜服是何企图临时不管,想着那狄岚向来文韬武略,一封手书竟能化死为生,她心下猎奇,因而向怀思公主索要手书拜读一二。这一看……却棋下死招,将统统退路与朝气都堵了去。”
宜阳双手撑着石台边沿,两条颀长的腿随便放下,足尖轻点湖面,带起圈圈波纹,掠过片片赤红色的鲤鱼鱼鳞向暗绿的枯荷败叶而去,她仰开端,看向天涯赤色残阳,眼神无波,显得非常意兴阑珊:“问这个何为?身份奥妙被戳穿后按律当斩,这不是众所皆知的么?”
可自打那日,她与陆禾便再没见过面。
李顺德听了直笑:“哪能呀!那侍讲学士是陛下钦定的,诚恳巴交的一小我,说话还期呐呐艾的,哪来的胆量给宜阳殿下定端方?不过么——听池良俊说,讲学的内容晦涩难懂了些,为人松散寂然,确切不如先前那陆禾陆大人聪明讨巧能博得殿下欢乐。”
池良俊内心直感喟,无可何如地答道:“最多后日,陆十八与阮娘已遵循殿下的叮咛遣送回云州了,空下来的院子着人清算好,便可入住。”
她之前说了多少句大话她已记不清了,独一一句牢服膺在内心,如滚针般烫在内心,深切又揪疼的,倒是那句——
“柔珂?”天子接过奏折一看,稍显惊奇,看向李顺德,笑问,“豫王府总不会写错了奏本罢?”
池良俊使了个眼色,一众闲杂人等皆退了去。
“手书……写了甚么?”
若照这般停顿,狄岚怎会身首异处?
池良俊脸上讳莫如深地摇点头,他不急不躁,缓缓道来:“那殿下可知,怀思公主实在为了狄岚向帝后讨情呢?”宜阳闻言悚然一惊,猛地扭头看向池良俊,只听他续道,“狄岚收押刑部大牢秋后待斩,她当时因着曾与西戎疆场上兵戎相见,受过数次箭疮刀伤,身材伤了元气非常畏冷。监狱内只要石床稻草,她被冻得浑身发颤也不在乎,只是托人从公主府内带来她尚未绣好的喜服,借着暗淡的烛火,一针一线地赶在问斩前将喜服绣好,连着一封手书带给了怀思公主。怀思公主收到喜服看了手札后,连夜赶赴宫中向德宗天子与文贤皇后跪求赦免狄岚,德宗天子向来看重狄岚本来便不舍得使她命丧鬼域,文贤皇后亦是心疼女儿,目睹怀思公主哭得两眼红肿,自是劝着天子应了她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