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向身边一样呆若木鸡的女儿,林氏内心一片酸楚。她必定不会叫女儿回宋家,但经此一闹,皇上会不会收回旨意,不要女儿嫁给寿王了?不嫁就不嫁,但沦为都城笑柄的女儿,还能再找到德才兼备的好男人吗?
赵恒偏首,一眼看到了远处的他的准王妃,她手被母亲牵着,歪着脑袋定定地望着他,杏眼潮湿如雨,仿佛随时都要哭出来一样。
胡氏恨林氏,如果不是林氏长了狐媚样勾走了弟弟的魂,弟弟不会存亡不明,家里的爹娘不会心疼得卧病不起。如果不是弟弟被林氏勾走,她不会急仓促往娘家赶,就也不会撞死人,不会白发送黑发人!
宋嘉宁愣愣地望着对方,为他罕见的墨色衣袍,为他周身披收回的寒意。
暮秋时节,天高云淡,登闻鼓前,宋二爷敲了几下鼓就没底气了,他老婆胡氏见状, 愤而抢过鼓棒, 拼力敲打,眼中射出激烈的恨意, 仿佛那鼓面是她的血海仇敌一样。
高祖天子即位以后便在朝堂外设了登闻鼓, 百姓们碰到委曲便可来敲登闻鼓, 而登闻鼓一响,不管天子在做甚么,都必须上朝措置此事。宣德帝坐了龙椅后, 勤于政事爱民如子, 亲身为百姓处理了很多委曲,敢来敲登闻鼓的百姓也就越来越多,多到曾有大臣上奏请宣德帝拔除登闻鼓, 宣德帝未允。
母女二人模样酷似,现在都红着眼圈,不幸巴巴的。太夫人叹口气,搂住孙子脑袋,慈声安抚儿媳妇道:“他们就是冲驰名利来的,如许的人好打发,你们娘俩别胡思乱想,进了郭家门就是郭家的人,有我跟伯言在,谁也别想欺负你们。”
老端方,100个红包前排、随机对半分,晚安哦~
如醍醐灌顶,胡氏猛地惊醒。是啊,宋嘉宁是她短折大哥留活着上独一的骨肉,宋家不开口放人,林氏就不能带走女儿,宋嘉宁也就当不上郭家的四女人,如果宋嘉宁不是郭家四女人,那她就没有资格选秀,没有资格当王妃!
胡氏这辈子都忘不掉那三年的监狱之苦,一日两餐都是变了味儿的馊饭,白日苦役似的干活,早晨睡在发潮的稻草上,蚊虫鼠蚁不断地往人身上爬,内里的耗子一个比一个大,都不怕人,赶都赶不走。
皇上在宫里等着,娘俩没有多少时候相互安抚,林氏擦擦脸,再帮女儿擦了泪,将茂哥儿拜托给行色仓促赶过来的太夫人照看。
郭伯言就在宫里,宣旨公公快马加鞭去卫国公府宣林氏母女。
短短的刹时,宣德帝也想通了,皱眉问:“林氏当年带着女儿回娘家,没有获得宋家同意?”
崇政殿,宣德帝正在批阅奏折,得知有人敲登闻鼓状告郭伯言强抢民女,宣德帝惊奇地挑挑眉,沉声道:“如何回事?”据他所知,郭伯言非常宠嬖新娶的后妻,哪有工夫去抢民女?宣德帝也不信本身一手汲引发来的臣子是那种人。
胡氏细心向客商探听了都城的环境,然后跑回家与父母、丈夫筹议再次进京。此次她不抨击林氏,她只要认回侄女,如果皇上脾气好,仍然叫侄女做皇家的儿媳妇,那她就是寿王妃的远亲婶母,是寿王的亲戚,一下子成了朱紫!郭家、林家如果嫌她碍眼,如何都得出笔银子给她,且还不敢耍阴招,因为如果他们伉俪出事,百姓第一个思疑的就是郭家、林家杀人灭口。郭伯言是当官的,他不敢硬来。
而胡氏确切恨, 恨她曾经的嫂子林氏。
惊闻胡氏进京,还要告她与郭伯言,并打着抢回女儿的主张,林氏脸刷的白了。她不怕郭伯言因为名声受损嫌弃她,当初她们母女在江南的景象,郭伯言心知肚明,伉俪四年过下来,儿子也有了,林氏涓滴不担忧本身的职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