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泽棠见她穿戴豆绿软绢衫儿,荼白镶银丝夹裤,腰间系一条水红汗巾子,乌油发松松的,更显出一番娇媚来。
崔氏满脸怒意,恨声道:“不必再带过来,你去寻王大夫瞧一遍我才心安。今晚衡溪院的丫环婆子不允安息,给我好生守着她姐弟俩,明早再来我这里领罚。”
她话没说完呢,只觉人影一闪,收回视野,但见秦砚昭面色郁沉,一言不发,辄身直朝自个乘轿而去。
不知何时天气变了,雨水滴滴霏霏敲打梧桐叶儿,从窗棂透进一缕晚风来,更觉满室寂生凉,猩猩红毡帘轻响,一只花狸猫顺着缝儿钻了出去,抖擞沾毛雨星,再躬腿撑爪,伸个懒腰儿,踱至床沿边喵呜,欲往上跳。
那婆子嗓音含着忐忑:”原是由奶娘领着来存候的,哪晓得园里天雨路滑,兼满地被风吹断的乱枝,不慎绊了一跤........。”
净房里羊油灯的黄晕顺着帘缝透出,伴着泼水的淅淅沥沥声,她将直裰抱在胸前,反有些迟疑不前。
待回至栖桐院,沈二爷去了书房,田姜由翠梅奉侍洗漱后,歪在床上看书。
崔氏单独捧着小手炉,冷僻清立在廊下,天气如泼墨,雨丝斜斜密密织成网儿,锁着不让人来。
吴嬷嬷支支吾吾地,想想笑道:“这事夫人还是亲身问二老爷罢,老奴如果误传了话,便是罪该万死了。”
吴嬷嬷端碗燕窝粥入房,恰听得忙说:”鬼鬼祟祟跟在沈批示使背面,瞧着方向是去了二老爷的书房。“
小妖精......玫云怔了怔,待反应过来,也不知说甚麽,只抿紧嘴默不吭声。
翠梅及采蓉坐在桌前傍灯做针黹,田姜命她们把绿鹦鹉架从廊上摘下来,另挂在耳房里避风雨,采蓉起家去了,过会笑呵呵缩着肩跑出去,说道:”那绿鹦鹉实在精怪,早不知躲那里去,几个屋子查过皆不见影儿。“
崔氏睇她一眼问:“老爷可有手札捎来?”
田姜”嗯“了一声,垂颈小口吃燕窝粥,倒是翠香笑问:”这事儿怎还费事二老爷,该知会夫人才是。“
............................
那婆子跪着磕过一个头,颤颤兢兢消逝在黑帘雨幕里。
说话的语气很平平,吴嬷嬷却听得心惊肉跳,竭力陪笑欲辩白,却见夫人将空碗儿递来,她赶紧接过,又有采蓉捧来茶水服侍漱口,再不便杵在这里,只得惴惴先去不提。
她有些迷惑却也没问,只趿鞋下地。
田姜默少顷,忽而问:”你是这里白叟,想必诸事都清楚,也无庸瞒我,这莺歌但是二爷的屋里人?“
”但是.......。“田姜有丝儿游移。
她问走近的丫环:“方才路过的但是二爷?”
崔氏撇嘴嘲笑不语,恰有个婆子打着伞叩着院门,却不敢莽撞出去,玫云看得不清,提起灯儿照也只是个恍惚影子,遂大声问:“是哪个房的?这般晚来寻奶奶若无紧急事,明再来禀话罢。”
奉侍二爷洗漱的绿蔷和红芸被她斥逐,现在莺歌又去了,她是他的妻,本就该服侍他的。
他握住在胸前繁忙的纤赤手指,浅笑道:“气候太凉,穿得如许薄弱,快回被窝里捂着去,勿要寒着了。”
王美儿抿嘴笑笑,又朝远去的马车望一眼,这才交代把车门的侍从回教坊司,遂落下帘子。
那婆子道:“是雁姐儿同溪哥儿院里的管事柳嬷嬷。”
田姜倒无所谓,只要不被猫儿吃了就好,她放下书,接过燕窝粥,用调羹划着热气,想起甚麽,抬眼问她:“我怎没见着莺歌?她现在那边?”
田姜瞟眼看她会儿,看得她低下头去,才道:“不过随口问句罢了,我并不放心上,吴嬷嬷言行谨慎,倒不能说是好事,却也令人难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