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火线的大小头子看到有人向前面逃来,带着亲信,抽出腰刀,将丢下兵器向后逃去的兵士砍倒在地,然后大声呼喊着,挥动着腰刀批示众贼接着向前冲锋。
前面上前的两队,就是正兵老营。
不管着不着甲,统统人身上都穿戴棉袍,穿戴棉鞋,带着棉帽,手上还带着棉麻缝制的手套,脸上也带着棉麻缝制的口罩。
腰间系着一个由麻布缝制的药袋,份9格,上开口,内里插着九个小竹管子,内里装着每次射击需求的弹药量和铅弹,竹管口由小木塞子塞着。
藤牌举到头顶,遮住本身和火线的同袍,防箭。
摆布两边各有5名手持朴刀,腰间配雁翎刀的军士充作亲卫。
就在这时,不远处的官军方阵的盾牌猛地翻开,一个个手持旁牌、腰刀、长枪的营兵在个身穿长身罩铁甲的大汉的带领下,猛地向众贼扑来。
吴凤部下正军10报酬一抄, 100报酬一哨,1000报酬一营,有营官统帅,不过现在新军现在扩大到500人,还没营官。
防军则就是另遴选200汉人和200倭人构成的两队守备营,多使长枪、朴刀,火铳没有,少有弓箭,除代营官、哨官,俱无甲。
吴凤部下的人手分为三种,一种是正兵,主陆战。
盾牌、兵器四散一地,之前冲在火线的弟兄现在躺了一地,满鼻都是血腥味。
挨牌在前,军士在后侧站,用右肩膀抵住。
众贼呆呆着看着面前的一幕,一个个呆着了。
再厥后是10人火兵,平时做饭,现在也是上阵,手持一杆刀矛。
刀矛长2米5,锋芒长20厘米,这锋芒一边开刃,可砍,可刺。
腰间配雁翎刀,刀柄微长。
这场战役,海鲨团五千多人,只稀有百人上船跑了。
这场失利也给了他们经验,让他们晓得布阵而战有的时候真的很有效。
一种是防兵,主保卫处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