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知远麾下的将士,作战勇猛不畏死,一次一次的攻山,前仆后继,大有攻不下虎头山,誓不罢休之势,大异于郝东卿和史卫义的军队。
现在,山上忧心的永久是粮食,刘狗娃想让人下山弄些粮食,可山下驻扎着五六百凶悍的官兵,日日在山下巡查。这些官兵军马齐备,刀明甲亮,拦住了世人的来路,想要下山弄到粮食,必必要绕过这些拦路虎,刘狗娃不由让世人到盗窟总堂,筹议对策。
自此以后,山下的官军不再攻山,也不再派人上山劝降,还撤走了很多军士,只留下了一队军士在山下严守各个道口。刘狗娃派人下山刺探了动静才晓得,本来刘知远攻不下虎头山,又劝不降刘狗娃等人,军情告急,只好带着大部分人马,先南下宿州了。
他们思惟浑厚,那里晓得宦海如疆场的事理,他们的身上背负了山贼和反贼的桎梏,一辈子也甩不掉,即便刘知远的承诺是真的,如愿以偿的做了官,他们没有背景没有根底,迟早也会被人清算掉,本身来自后代,见地到了很多血淋淋的经验,《水浒传》里的宋江便是一例,忠心恳恳的被人操纵完,便全数死翘翘。
因而,刘狗娃笑嘻嘻的对来使说道:“这位大人,烦请归去奉告你们家主帅,我们遨游山川惯了,为官为吏都不安闲,我们谢过他的美意了。”
接连几天,山下的官兵攻山,一次比一次狠恶,但虎头山的人,依凭山势之险,一次一次的打退了山下的官军,令山下的官军有些泄气。
邓二狗仍不断念的说道:“大头人,他们许的官职又不是很大,不会再拿我们这些小鱼小虾开刀吧,是不是你多虑了?”
固然虎头山被山下的官军猛攻,危急重重,险象环生,但虎头山的世人,颠末端多日的军训,已非昔日的吴下阿蒙,不再匪众涣散,共同失措,临战慌乱,而是倚仗山势坳口之险要,投石滚木,轧死了很多攻山的官兵。
尝到了失利的滋味,刘知远又派人上山劝降,这一次把前提进步了很多,承诺奏请朝廷,对虎头山的人既往不咎,还承诺了些封官许愿,让虎头山的一些人,甚为意动。
刘狗娃晓得,刘知远只是用了一个缓兵之计,等他打了败仗,腾脱手来,必定还会想体例来对于本身等人。
让人把黄运和方副参军摈除下山后,刘狗娃明知,刘知远事前说出了烧山的战略,必定不会再放火烧山,涂炭生灵了,但还是让人把靠近盗窟的林木,全数砍伐洁净,也叮咛一些人在山上砍伐出一些断绝带,以防不测。
刘狗娃晓得,当代的朝廷对待谋反大罪,那是严惩不贷的,毫不手软的,何况本身等人的身份寒微,免罪轻罚那更不成能了,现在黄运说朝廷只是意味性奖惩,较着是在自欺欺人,欺诈本身等人下山罢了。
听到刘狗娃又再一次回绝投降,那名来使愣了一会,然后委宛的说道:“刘寨主,我们主帅眼里揉不得沙子,南征火急,必定容不得你们虎头山在后拆台,俺劝你珍惜机遇,得些好处,便知恩图报,弃暗投明,我们说一是一,毫不相欺于你。”
刘知远过分自傲了,觉得一招放火烧山,便能吓住虎头山的人,对于这些山匪,便如手到擒来,毫不费吹灰之力,他们除了投降,已是无路可走,说出来的前提,也是盛气凌人。
刘狗娃也晓得,虎头山本来便是朝廷眼中的顽匪,现在又罩上了勾搭唐蜀两国,暗害造反的罪名,已成了晋国的眼中钉肉中刺,欲除之而后快,如何会等闲放过本身等人。是以,刘狗娃心下并不筹算投降投奔朝廷,来到这乱世,做不到大富大贵,做个随便的山贼,倒也清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