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已到了第三天,最后一天篮子里的烧饼和咸菜早已经空了。
以是,考四书的头场卷子,考生答得好的话,就胜利了一大半啦,或许这就是所谓的第一印象。
考官对落卷那种庞大的表情,从《落卷》诗中或许能晓一二:“撤堂以后正开颜,落卷偏来乱似山。点句仓猝难搁笔,批词痛痒不相干。先防熟友逢人骂,尤虑通儒被我删。拼却出场稀见客,一年半载再回还。”卷子真不好批啊!
号舍小的只能让乐文坐着,想躺一下都不能,乐文不急不躁,摸着胸前的狼牙,闭目摄生起来。
当秀才们进入了乡试,才会实在体味到科举的感受,甚么叫鱼跃龙门,屁滚尿流。
审完四道题,乐文更感觉相较于童生试上那些风马牛不相及的截搭题,还是至公至正的大题更能磨练考生们的才调,先把背好的两道题写好后,再做前面的题。
“发考卷吧!”
交卷后,随即弥封编号,由誊写用朱笔誊写,校订无误,再送房官阅看。房官批阅选中的试卷,再保举给主考官.
按常例,除正副主考外,省乡试还任用同考官帮忙阅卷,同考官也称“房官”,6-19人不等。
值得一提的是,此中另有一个很尊敬考生的人道化行动:“房官未荐之卷和主考未取的落卷,也须略加批语,试后发给考生。”真是落第中得高兴,落榜也得落得明白。
乐文拿起试卷先大抵看了一遍,四道题里此中有两道都是他事前背好的,就这推算才气,不去买彩票的确太可惜了。
但也有考官常常习于费事,仅阅同考官所荐之卷,余置不问。
“知了……知了……”
正副主考批阅房官的荐卷,以头场为主。阅后连络第二三场的环境,互阅商酌,取定中额。
这时不远处一名考官,拉长刺耳的声音呼喊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