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谙的身影是一个,一身锦衣的俊美少年,俊美少年正在路边的买糖葫芦,听到有人喊本身的外号。
话音刚落,一个十岁模样的少年,皮肤微黑,长的粗眉虎目,边穿戴一件灰色长褂边打着哈欠从西边的配房走了出来,还是一副睡眼昏黄的模样。
“卖糖葫芦……又酸又甜的糖葫芦……”
转头一看,发明是乐文,镇静的把手里刚买的糖葫芦都抛弃了,跑到乐文身前喊道:“我听人说你家搬到城里,但是却不晓得你到底住那里,再做一个月就要秋考了,我就让我爹带我来城里的宅子里住了。”
“呵呵,这个还真要你来不成了,你爬树比猴都快。”白衣少年摸了摸胸前的狼牙,调笑道。
灰衣少年伏在树上,一伸手就摘了一颗柿子,只是顺手一扔,竟然就刚好落在了箩筐里。
乐文看龙超又想打人,赶紧禁止道:“龙超,你如何还是这么打动,说火就火呢,我和郑良才是好朋友,好同窗,你如果再难为他,就是和你哥过不去。”
龙超看到掉在地上的柿子,哈哈一笑道:“哈哈……文哥,这如何算。”
因为乐母每天从早到晚织布,身材也累出了一些痼疾,乐文和龙超每天都给母亲捶背按摩,才会有些减缓。
龙超边采柿子边精确的把柿子扔到箩筐里,没一会,箩筐里的柿子就快满了。
这一家人是谁呢,想必各位都看出来了,这恰是三余年后的乐文一家人,也就是弘治十六年。
“娘,没事,这对孩儿来讲只是小菜一碟。”灰衣少年不觉得然,淡淡一笑,说着就走到一人粗的柿子树旁,手往树上一扶,脚一蹬,就往上攀爬了起来。
柿子树的树干又粗又大,树叶展开,带绿色至褐色,无毛,散生纵列的长圆形或窄长圆形皮孔,长满绿叶的树枝上,挂着的柿子大多已经变得红彤彤的了,只要少量还略带青涩。
乐文摆摆手道:“你快下来吧,我和你一起给母亲捶背,母亲每天织布,我们不能帮上甚么,只要靠尽力读书和帮母亲捶背,来贡献母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