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们成群结队涌入后院。
很多书院都把这首诗当作发蒙诗词教给孩子。
虽说大康文风昌隆,还没有呈现过笔墨狱之类的先例,但是公子哥们还是听得胆颤心惊。
半晌以后,他们才回过神来。
“你曲解了,我们只是在会商诗词。”
连带着对铁锤的态度也更加驯良。
“金公子还写过哪些诗词?”
“我看看!”
周公子回过神来,接着诘问道。
公子哥们一个个全都被《将进酒》镇住了,对金锋的称呼也从公子变成了先生。
明天听过《将进酒》以后,铁锤就感觉很对味儿,请识字的女兵写了下来,筹办拿归去让人教儿子背背。
周公子一惊,连问道:“第二首是甚么?”
公子哥们一向没发明树后边另有小我,都被铁锤吓了一跳。
“周公子,你和金公子一起喝过茶,带我们熟谙一下吧?”
“另有两首?”周公子眼睛一亮:“还请这位大哥不吝见教,让我等开开眼。”
统统人都晓得这首诗的作者是一个叫金锋的金川人,却向来没人见过。
一群公子哥全都被铁锤所念的三首诗佩服了。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周公子从速问道。
说的是实话不假,但是这的确就是在打朝廷的脸啊。
现在恰好用到了这里。
在铁锤看来,既然要帮金锋正名,那天然好诗越多越好,开口说道:“实在先生的《悯农》共有两首,只不过另有一首没有跟外人说罢了。”
有公子哥撺掇道。
“那应当是去凉亭了,快去看看!”
……
铁锤感觉金锋被人藐视了,第一个动机就是要帮金锋正名。
“从明天开端,我再也不穿丝绸了!”
铁锤想了一下,念叨:“昨日入都会,返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周公子最早反应过来,强笑着解释。
“你们有没有感觉,金公子明天这首词写得不如前边《悯农》好。”
自从《悯农》传到广元郡以后,遭到了很多读书人的奖饰和追捧。
“怪不得先生来东风楼穿戴粗布衣服,本来如此啊!”
一群人在凉亭路口随便找了个处所坐下来,聊着天等候,聊着聊着就聊到了金锋明天写的词上。
“那天然是风采翩翩,玉树临风。”
“我也这么以为,《悯农》深切的反应了农夫的辛苦,读起来让人潸然泪下,明天这首《生查子》胭脂气太重了。”
“话虽如此,但是这首词还是有些太小家子气了,读起来完整就是在奉迎小北女人。”
“真的假的?”
“那可多了去了,明天喝酒的时候还做了一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