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时袁氏欲要行废立天子之事,乃是为了摸索朝中人的反应与虔诚度。此时大权在握,而刘辨又暗弱易制,袁绍如何肯同意,提出要去叨教太傅袁隗再说。
本来李封、薛兰、刘何、高雅、穆顺等四司马一军候,发起挟裹剩下的并州军觉得已用。但韩易思及并州地处边疆,兵马早就被抽调了一空,如果挟裹了他们,只怕鲜卑雄师来犯时会无兵抵抗,因而放过了他们。等并州军全数撤退以后,已是第二日凌晨了。
韩易见皆是州军的李封、薛兰、刘何、高雅、穆顺等军官,却不见丁原的身影,心中愈是生疑。只见最早奔出的穆顺翻身上马,拜倒在韩易的身前,大哭道:“韩将军,吕布贼子意欲投奔董卓奸贼,于深夜当中行刺做乱。小人粗心保护不周,让主公被吕布贼子殛毙了。”
韩易心内杀意腾腾,见此景象也不由莫名其妙。只得迎上那较少的军队,筹办扣问环境。
韩易闭上眼睛沉默了很久,才说道:“退兵,回营。”
因为并不满编,韩易此时手中的西园军是大黄弩手四千人,强弩手三千余人,大戟士两千人,披甲铁骑两千人。除了上军四千人专意练大黄弩以外,下军与典军七千人需求样样都练,以是样样不精,只能说与县兵的战力无异,而有动乱的也多是这批人。
袁绍心中虽惧,然面上却强自反讥道:“天下健者,岂唯董公?”然后拿着佩刀作揖而去。
八月三旬日,董卓在朝会上提出废立之事,并以霍光事为旧例,自比田延年,谁反对就立即正法。满朝文武只要尚书卢植站出来抗辩,董卓被顶撞得无言以对,气得罢会。厥后董卓还想寻觅机遇殛毙卢植,但被蔡邕、彭伯劝止,卢植也弃官流亡。
但是此时的董卓雄师已然根基到来,雒阳城表里十数万雄师尽皆归属董卓,董卓那边另有昔日的子虚忍耐之心,闻言立时大怒道:“竖子!现在天下之事岂不决我?我今为之,谁敢不从?尔谓董卓刀为倒霉乎!”
众将心内一惊,满面的疑虑,看着韩易似欲噬人的神情,就连成齐也不敢多问甚么,只能冷静的听令领兵前行。行至半途时,突闻东北方向的邙山大营,俄然收回极大的喧杂之声,好似夜间营啸普通。众将这才反应过来,本来邙山真的有大敌呈现。
决定已下,雄师连夜起营向北部撤退。西园军间隔孟津港有六十余里,刚好是一日的间隔。等韩易一军行至孟津港时,并州军已过黄河近半了。
敌众我寡,穆顺听后,也只得嚎啕大哭罢了。
终究韩易决定先撤至孟津港再说,观雒阳的后续景象,再作筹算不迟。
公然,次日董卓就表示袁隗,自已于比来的功绩颇大,欲为三公。袁隗为了安抚住董卓,因而令人奏议朝廷夺职有为的司空刘弘,又派出使者到显阳苑拜董卓为司空。当日,已经看破袁隗真假的董卓,便就聘请袁绍到显阳苑中商讨废立之事。
回到营寨,韩易与众将坐于大帐当中商讨军事。此时雒阳城的环境对已倒霉,已军此时虽有二万五千人,但内无帮手,西河救兵又远,更兼有随时断粮之忧。众将的定见都是先撤回西河再说。
董卓久经疆场,也算是悍将了,但雒阳兵动手才不过两、三日时候,又能窜改得了甚么?如果他的数万西凉羌骑不亲至,即便兵马再众,韩易也毫不害怕。
说着,又把本日董卓在温明园堆积百官,发起废立天子之事。执金吾丁原率先反对,从而与董卓闹翻,接着就是白日的两军大战了。丁原军固然大胜董卓,但晚间丁原就被白白天的大功臣吕布杀死。这叫统统人都预感不及。